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李国忠在市政协八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2022-02-14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李国忠在市政协八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市政协八届二十八次主席会议,专题视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刚才,我们现场察看了白兔镇伏热花海和茅山镇白鹭生态园两个乡村旅游项目,分别听取了句容市市长周必松同志关于句容经济社会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和镇江市文广旅局局长周文娟同志关于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通报。

  最后,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树立机不可失的思想自觉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和战略举措。乡村旅游顺应旅游市场需求,把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农区变景区,做到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招。为此,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强化行动自觉,切实把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是打开乡村振兴局面的突破口。当前,农村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口和资本进不来,土地资源也就无法转化为土地资本从而实现增值增收。发展乡村旅游较好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土地怎样改”和“究竟谁来干”的问题,成为撬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杠杆。通过把乡村社区、农田耕地以及荒山、荒坡、荒滩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形成乡村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度假养生等高附加值现代乡村旅游产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盘活土地资源,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城市人才下乡创业,为乡村经济持续注入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本,真正助推城乡资源双向融通、合理配置。

  其次,发展乡村旅游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习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落实好“五个振兴”,就必须围绕产业振兴主线,聚焦产业振兴重点,统筹加以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项综合性产业,具有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大、带动性强等特点。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例为1:4。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在促进传统农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手工艺品生产销售、旅游用品和纪念品生产开发以及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推动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振兴乡村文化、引进和培养人才、激活基层党组织活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是把珍珠串成项链的“红绳子”。

  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助推器。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其中最核心的任务是要提高农民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旅游经营机会,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工程建设、店铺经商、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多元化非农生产活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2.87亿人次,全省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42万人,实现营业总收入近900亿元。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美丽的重要途径,发展好乡村旅游一定能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使命任务。

  二、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打造以质取胜的精品工程

  乡村旅游相对于传统的景区旅游,并不是稀缺资源,对游客的天然吸引力不够强,加上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做这篇文章,因而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我们紧紧抓住当前的旅游热点需求,在品质和声誉上下功夫,真正打造出“看得见草绿花红,听得见鸟叫蛙鸣,闻得到花香菜香,享受到野趣野味,记得住乡情乡愁”的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具体怎么做?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句话八个字:风餐“路”宿、人情“事”故。

  风,就是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硬件基础,也是吸引游客的先决条件。这方面,镇江“有山有水有故事”,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要继续做好山和水的文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天然淳朴、绿色清新、赏心悦目的乡村环境,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生态吸引力。

  餐,就是餐饮。这是直接影响游客体验的重要环节。要抓住城市游客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的心理,坚持有机、绿色、安全的乡村旅游餐饮标准,突出乡村特色和乡土气息,保持原有风味,营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食体验。

  路,就是道路。乡村旅游往往都是自驾游,良好的交通条件是游客考虑的硬指标。近年来,镇江各地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在乡村的外部交通上做得比较好。但是在村庄内部道路、停车场、服务驿站、特色景观大道、交通指示牌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抓紧配套。

  宿,就是民宿。特色民宿是促使游客从一日旅游转变为几日旅居的关键因素。要借鉴浙江莫干山、云南大理等地的成功经验,在民宿的安全、卫生、特色、舒适上做文章,不要舍本求末,盲目追求豪华,搞成乡村的“五星级酒店”。要通过集中打造一批特色民宿,尽快让游客享受到镇江乡村的美丽夜景,延长旅游时间,延伸旅游价值链。

  人,就是受众。发展乡村旅游要有清晰的定位,首先要把服务对象搞清楚。究竟是以本市、本省的游客为主,还是面向省外、国外的游客?只有把服务对象定位好,因人制宜,因人施策,才能够从游客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情,就是乡情。有人说,游客最美好的体验往往不是看得见的风景,而是动了心的风情。要把乡村动态的、活泼的元素展示出来,用乡土味、人情味温暖游客的心灵。尤其要抓住传统节日做好营销,营造节日的气息、亲人的氛围,使游客收获浓浓的乡情、满满的幸福。

  事,就是农事。从观光旅游向体验旅游转变,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旅游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旅游方式。要结合播种、采摘等农事活动,开发针对性体验项目,让游客不仅能看见乡村的美景,还能参与乡村的劳作,不仅能看着、吃着,还能带着、送着,从而获得更好体验,收获更多快乐。

  故,就是故事。旅游是一个载体,要让这个载体腾飞,必须靠生态和文化这两个翅膀。农村的原生态经过修复和保护应该没问题,现在的关键是还要挖掘传承好文化这个灵魂。一个有故事的景点,远比一个没有故事的景点更有知名度、更加吸引人。要深入挖掘具有农耕特质、镇江特色、村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传奇故事,集中展示一批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等,让故事和文化成为乡音的表达、乡愁的载体、宣传的利器。

  三、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汇聚社会各界的强大合力

  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全域旅游的理念为引导,进一步整合要素资源,强化服务保障,汇聚工作合力,确保乡村旅游推进有序有力有效。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全”:

  一是全要素整合。要以系统规划、整合开发为原则,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镇江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做到显山露水,彰显乡韵乡味。要依托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统村落,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全盘谋划、系统设计、统筹管理,深度整合资源,做优丹阳“齐梁文化”、句容“福地养生”、扬中“江中明珠”、丹徒“两岛一山”等品牌,打造各有特色、互联互通的旅游集聚产品,推动旅游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网。

  二是全流程保障。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专项资金投入,加快路、网、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环境整治。加快构建“部门联动、统筹推进、综合监管、协调高效、服务全域”的乡村旅游综合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行业审批服务机制、联动建设机制、资源保护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加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植一批乡村旅游职业经理人、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工艺制作人,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专门人才服务保障能力。

  三是全社会共享。乡村旅游是全村投入、全体参与、全民共享的旅游新模式,必须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市场主观能动,强化农民主人意识。要充分引入市场机制,让社会资本和村民都参与到乡村旅游经营中来。需要指出的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落脚点是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必须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要设立必要的“防火墙”,防止出现跑马圈地、侵占农村集体产权、侵犯农民利益、触犯法律法规底线等现象,决不能“富了老板、亏了老乡”。

  四是全方位宣传。景色美不美,导游一张嘴;景区去不去,关键看名气。旅游经济就是吆喝经济,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要在市场营销和宣传推介上舍得花本钱、肯下硬功夫,打造一批具有镇江特色和远程号召力、长期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品牌。要继续策划组织樱花节、草莓音乐节、葡萄节等一系列有品位、有影响、群众参与度高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适时召开乡村旅游线路推介会,鼓励指导各级主体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推广,真正使“美丽镇江乡村游”的品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