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常怀感恩之心 不负组织期许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时指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位哲人说过,“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一个最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能感到幸福的人。人生在世应该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是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感恩,这是做人做事的基点。
一、常怀感恩之心,明感恩之理
“感恩”,牛津字典定义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增广贤文》写到:“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可以说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此处隐藏4729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严守安全底线,让组织时时放心。安全工作不是中心工作,但最影响中心工作,守好安全底线,不给组织添乱,是我们应尽职责。抓好安全,头脑里要有钟声。要始终敬畏法纪,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坚决摒弃“小节无害”的麻痹心理、“下不为例”的试探心理、“不为人知”的侥幸心理,任何时候都不越雷池一步,特别是酒驾醉驾问题、“翻墙”外联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全面做好防范措施。心底里要有鼓声。带队伍就是带节奏,如果节奏乱了,部属就会忙乱,落实就容易落空,管控就容易失控。要敲对鼓点,踩对节点,把住重点,张弛有度,统筹推进,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让安全管控有效落实。脚步里要有风声。坚持走到、看到、想到、做到,始终保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的工作习惯,“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的工作激情,“工作没干好寝食不安、任务没完成夜不能寐、工作出差错心中愧疚”的工作作风,担起重任,忘我工作,永不懈怠。手掌上要有掌声。抓好安全工作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抓好的,要发动广大党员群众查问题、论隐患、献计策,对提出合理意见的同志,要多表扬肯定,对抓安全工作突出的同志多竖大拇指,提升抓安全的主动性,形成人人抓安全、事事重安全的良好氛围。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