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局长2023年学习心得体会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层出不穷,各种风险挑战显著增多。作为应急处突过程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各级领导干部发挥着关键少数的作用,是应急管理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的中坚力量,其应急处突能力对有效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破解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至关重要。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风险识别与危机预防、科学决策和损失控制、化解负面影响与推进安全发展等全流程的内容。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本质上是建设以全面提高公共安全风险治理实效为核心的能力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此处隐藏2124个字。VIP会员可见
第五,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一是恪守法律底线。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解决重大突发事件的有力法宝。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要求领导干部恪守法律底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依法行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保证应急处突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在“一案三制”预案体系基础上,完善“情景建构与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包括跨区域联动、定期演练更新、虚拟仿真系统应用等。按照改革创新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要求,落实安委会“双主任制”、五种责任制(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监管责任、行业监督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员工岗位责任)、包保责任制等,在日常工作和细节方面做好应急处突准备。三是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要求领导干部在非常态情境下坚持依法行政,在行政执法中遵循依法应对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共同治理原则、服务指导原则等行政法治基本原则。重点关注基层干部法律素养和应急执法能力提升,在处置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