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心得体会:以课程建设促学校发展

学校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所谓课程,广义地说,学校的所有活动以及学生所经历的一切事件(包括一次文艺汇演、一次体育盛会、一次读书活动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课程。但这仅仅是泛化的课程,一件发生的事情、一个学习项目以及一次学生活动必须经过课程化处理并具备了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组织管理和课程评价等这些基本要素后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提供丰富多彩并能满足学校发展的课程是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的核心任务。
课程开发与组织实施是评价一所学校的主要指标,有人说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主要看两个主要指标:一是严谨有序的课堂教学,二是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的女儿初中毕业选择高中校时,有几所学校可供她选择,但她最终选择了一所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学校,之所以她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是因为这所学校有其他学校没有的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社团活动,三年后的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早在十年前,上海格致中学所有的学生都参与社团活动,尽管学校占地面积只二十亩左右,但几十门校本课程、五十多个社团组织使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每周的“学生作品展”也吸引了很多师生。上周的培训中,几乎全部专家校长都提到了本校的课程建设,他们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航天课、机器人课、烹饪课、书法课、乐高课、工程师课等等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随后我们还有幸参观了一些发展特别好的学校,一种共同的感觉是丰富的课程和学生社团支撑了学校的教学成绩。可以这么说:这些学校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学校的实力。遗憾的是很多学校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此处隐藏3716个字。VIP会员可见
泰勒曾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我们学校将会迎着时代的新风,坚定地面对时代的挑战,抓住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