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

【例文】“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这与蝴蝶的翅膀 扇动引起风暴有异曲同工之妙。大的影响往往源自难以察觉的 细微之处,所以要从细处着眼,学会见微而知著。李斯在《谏 逐客书》中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 流,故能就其深”,再高大的山脉也是由一块块土石积累而 成,再广阔的河流也是由一朵朵浪花合流而成,以开放之心广 纳一切细小,如此终能积少成多、无穷无尽。(中国纪检监察 报《矜于细行》)
【典故】出自战国宋玉之《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 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 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
【释义】意思是,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苹草头 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即是说大风是自小 风发展而来的。后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 发源。
【赏析】古人讲,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韩非子·喻 老》中讲过两个关于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事情,一个是“白 圭行堤”,“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正因如此,“白圭 之行堤也塞其穴”;另一个是“丈人慎火”,“百尺之室,以 突隙之烟焚”,对此,“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由于处处敬 小慎微,时时警惕防范,因而“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 韩非因此得出结论,“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意思是说 谨慎地对待容易的事,就可以避免危难;认真地处理细小环 节,就可以远离大灾。对于最初的小隐患、小管涌如果不够警觉、任由其发展,最终就会引发大问题、大塌方。防微杜 渐,敬小慎微,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曾在《讲堂 录》手稿中指出,“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 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 矣”。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 村进行改编,针对部分官兵破坏群众利益的行为,毛泽东宣布 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 薯。”1948年,东北野战军在辽西锦州地区作战时,正是苹果 成熟时节,战前罗荣桓指着院子里结着累累果实的苹果树 说:“要教育部队,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 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能吃。”新时代党员 干部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约 束,坚决防范各种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隐忧。
【用法】主要适用于廉政建设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 调风险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做到 防微杜渐,从严律己。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