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申论范文: 读懂“人民”守好“人民的心”

2025-05-17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申论范文: 读懂“人民”守好“人民的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无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频词汇。不少在现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代表表示,这篇报告充分体现“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初心使命。广大党员干部当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读懂“人民”这个“关键词”, 不断感悟强大的“人民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共同沿着历史演进的脉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始终守好“人民的心”,方能不负人民。

  读懂“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激扬一起向未来的为民力量。百年栉风沐雨、坚毅前行,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建党时50 多名党员,发展成

  为今天已经拥有9671.2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夯实执政根基,汇聚筑梦伟力。 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而其“生命线”就是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最大初心。可以说,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一切胜利取得的根本保证,只有共产党人筑牢“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才能弄清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然则,践行初心使命,就要蕴含“知政失者在草野”“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意识、情怀,办实事就要落在“人民”的内涵上,要着力“质”的提升,让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此才能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担当起中华民族主心骨、顶梁柱之责,争做“以民为本”的好干部。

  读懂“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爱民之心,书写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时代答卷。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或是大革命失败、或是科技“卡脖子”、或是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或是当前重大疫情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伟大斗争、伟大奋斗主题,共产党人一步一个台阶地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十年间,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形成了4 亿多人的中等收入群体,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 3 亿人,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 医 疗 卫 生 体 系 , 人 均 预 期 寿 命 由 7 5 . 4 岁 提 高 到 了7 8 . 2 岁 …… ( 微 信 公 众 号 : 贵 州 公 必成 ) 这是党交出的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更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明确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命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真正得到了保障。

  读懂“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亲民之举,赓续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非凡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史所罕见。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微信公众号:贵州公必成) 面向未来,只有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守住人民的心,中国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是不变的初心,更是坚定的行动。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奋进新征程,我们要锚定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人民幸福生活这一“国之大者”, 才能守好“人民的心”, 不断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美好生活,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

  • 公务员遴选面试模拟试题解析(17)
    公务员遴选面试模拟试题解析(17)

      1.“达克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意指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对“达克效应”,你怎么理解?  参考:(1)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能力,而是认知。一个人的认知,是由自己的见识、经历、思维、期望、评价等综合而成的一种观念。(2)不同见识的人,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时,都会习惯...

    2024-03-31 18:05:57 公务员遴选面试
  • 公务员遴选面试模拟试题解析(5)
    公务员遴选面试模拟试题解析(5)

      1.某省政府出台《衣村河道管理办法》,要求农村河道全面落实河长制,各级河长负责组织开展河道巡查,协调、督促解决衣村河道管护中的问题。A乡河道污染严重,推行河长制后,仍然存在多头管理、河道巡查和管护敷衍了事的问题,河道管理资金也不知去向。部分村民对此非常不满并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投诉。如果领导派你去处理这件事,你会怎...

    2024-03-24 11:58:06 公务员遴选面试
  • 2025年公考遴选时事政治模拟考题及答案(3月16日-3月18日)
    2025年公考遴选时事政治模拟考题及答案(3月16日-3月18日)

    1、(多选题)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以下表述正确的有____ A、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激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2025-03-23 16:59:38 时事政治
  • 申论范文:涵养为民情怀,锤炼优良作风
    申论范文:涵养为民情怀,锤炼优良作风

      “己不正,焉能正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题中之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涵养为民情怀,锤炼优良作风,推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民为本,树立一心为民的群众观...

    2025-05-17 15:20:29 优良作风
  • 2024年公考遴选时事政治模拟考题及答案(11月16日-11月18日)
    2024年公考遴选时事政治模拟考题及答案(11月16日-11月18日)

    1、(单选题)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______》的重要讲话。 A.共担时代责任,共促亚太发展 B.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 C.坚持开放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D.坚持开放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答案:A 2、(多选题)习近平出...

    2024-11-29 10:53:47 时事政治
  • 生活工作作风建设类优秀范文:养成好茶风强化好作风
    生活工作作风建设类优秀范文:养成好茶风强化好作风

      茶风就是作风,从干部的“茶风”能看出他的“作风”。 刘干部到村里拜访冯师傅,“会喝”他家的茶,体现了刘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刘干部能恪守工作纪律,不在群众家吃饭,体现了他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党员干部如果都有这样的“茶风”和“作风”,干群关系会...

    2024-05-04 14:50:48 生活工作作风建设
  • 申论范文:固底板才能行稳致远
    申论范文:固底板才能行稳致远

      “木桶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装不了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木桶原理”,强调木桶的底板问题,指出“更要注重加固底板”。底板是基础,是根本,在事物发展中通常起支撑性作用。底板不牢固,发展就失去坚实基础,面对风险挑战就容易陷入被动。固底板是立足当下、放眼长...

    2025-01-05 14:16:21 申论范文
  • 2024年公考遴选时事政治模拟考题及答案(3月16日-3月18日)
    2024年公考遴选时事政治模拟考题及答案(3月16日-3月18日)

      1、(多选题)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文章强调,党的二十大深刻总结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要求全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是我们党从_____出发,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

    2024-03-28 16:55:00 时事政治
  • 申论范文:让改革“红利”更好惠及群众
    申论范文:让改革“红利”更好惠及群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40多次,成为贯穿全文的重要高频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我们要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汲取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把两会“好声音&rdqu...

    2025-03-26 23:44:40 申论范文
  • 申论范文:弘扬绿色健康饮食文化
    申论范文:弘扬绿色健康饮食文化

      近年来,各类“吃播”节目备受社会关注。在社交平台上,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展现各种美食、促进餐饮消费。然而,为了吸引流量、博人眼球,有的主播在探店时将各式菜品摆满桌面,每道菜却只吃一两口,直播完直接倒掉;有的主播以荒诞、怪异的方式,将好好的食材做得无法下咽。浪费粮食、糟蹋食物,种种另类&ld...

    2025-01-12 21:52:36 健康 饮食 文化 范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