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份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心声 “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

“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
日前,本报联合宁波市教育工会、宁波市教科所,就“今天的教师什么样”这一命题,向我市九所中小学的201 名教师作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设计15个问题, 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对自身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二是教师对自身职业压力的认识和理解;三是教师对自身职业地位的认识和理解。调查结果表明, 我市的教师队伍师德良好、爱岗敬业,是一个优秀群体。
逾半数教师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调查显示,有九成的教师非常热爱或比较热爱教师职业,有96.6%教师对教师职业非常认真或比较认真,这一比较绝对的数据说明,我市教师队伍的总体风貌是积极向上的。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有十分之一的教师并不太热爱教师职业,但当中只有3.4%教师对教师职业不太认真,说明有6.9%教师尽管不太热爱教师职业,但出于职业道德,他们依旧认真或比较认真地工作着。
那么,教师们又是如何看待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呢?有43.9%教师认为合格教师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爱心,有52.2%教师选择优秀教师的最重要标准是为人师表,有80.6%教师选择了教师职业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可以这样认为,大多数教师的选择,还是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我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相符的。
七成教师认为“职业枯竭”恰如其分
调查显示,今天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大。教师工作压力依次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家长和学生及教师自身,比例分别为51%、35.9%、13.1%。
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角度看,近几年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考评机制越来越完善,且越来越严格;职称评审门坎越来越高,且指标越来越紧……这在促进了教师总体素质提高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
从家长和学生角度看,由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日益严格;而如今的学生视野开阔、信息量大,无形中也向教师工作提出了挑战,这些无不使教师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
从教师自身角度看,不少教师“敢为人先”,“追求完美”,致使他们不断地“自我加压”。
研究表明,教师、警察、心理咨询人员、医护人员等助人工作者是“职业枯竭”症的高发群体。强大压力使多数教师心理处于焦虑之中,如果无法得到及时调节就会造成心理枯竭,具体表现为失去爱心和耐心,同时丧失进取心。调查结果显示,有71.1%教师觉得定性教师“职业枯竭”恰如其分。
九成教师认为其地位和声誉一般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调查显示,90.2%的受调查者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声誉一般或偏低,98.5%的受调查者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
我市教师的收入水平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次调查中,有99.6%教师感叹收入一般甚至偏低。
八成教师认为“有偿家教”应规范引导
本次调查,82.6%教师认为对“有偿家教”应规范引导。这个结果,与宁波市教科所今年4月调查得出“累计有90%初中生及其家长建议成立家教管理与指导中心”这一数据基本吻合。这是因为,家教既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又是具有深刻社会背景的“另类”课堂教学,更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的一种重新配置方式,因而,与其禁止,倒不如科学统筹,规范引导。
记者手记:这是一个优秀的群体
绝大部分教师在职业声誉、地位、收入一般或偏低,而职业压力不断增加、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仍然一如既往地热爱并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表明我市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师德良好、爱岗敬业的优秀群体。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都要反思以往教师“职业枯竭”式的奉献,倡导科学、健康的工作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对教师实施人文关怀,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政府有责任制定政策法规,采取有效措施,以逐步扫除教育的积弊,使教师职业的声誉、地位乃至收入不断提高。
上一篇:××市居民家庭饮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下一篇:仓库管理工作设想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