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节点,向我们提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今天,我们站在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这个历史的交汇点上,讨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项工作,不仅仅是部署一项具体任务,更是在回答一份深刻的时代问卷。如何从过去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中汲取力量,又如何为未来全面的乡村振兴开辟道路?这需要我们不仅要做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更要做抬头看路的“思想者”,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内在规律和辩证关系。下面,我围绕“五个关系”,与大家作一交流。
第一,正确处理“巩固”与“拓展”的关系,在守住底线中开创新局
巩固与拓展,是有效衔接的一体两面,互为前提,辩证统一。巩固是基础,是前提,是“守成”;拓展是方向,是目标,是“开拓”。没有牢不可破的巩固,拓展就是空中楼阁;没有高瞻远瞩的拓展,巩固就会陷入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风险。当前,一些同志存在两种片面认识:一种是“重巩固、轻拓展”,认为只要守住不返贫的底线就万事大吉,工作重心仍然停留在“输血”和兜底保障上,缺乏向发展转段的魄力和办法。另一种是“急拓展、忘巩固”,急于求成,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忽视了对脱贫基础的动态监测和对风险隐患的排查化解。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正确的路径是:以“拓展”引领“巩固”,用“巩固”保障“拓展”。要将防返贫监测网与乡村发展的产业网、治理网、服务网深度融合,让监测不再是孤立的“打补丁”,而成为乡村发展全过程的“传感器”。要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的增量,优先配置到最需要巩固的区域和人群,让发展的成果精准地加固薄弱环节。比如,我们规划一个新的农产品加工厂,就要优先考虑吸纳多少监测对象就业,优先布局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村庄,实现发展与巩固的同频共振。守住68677名脱贫群众的胜利果实,这是我们的底线;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这是我们的目标。
此处隐藏2068个字。VIP会员可见
收官之年,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完成好各项硬任务,确保圆满收官;又要着眼长远,谋划好衔接之后的路怎么走,为全面振兴打好基础。立足当前,就是要”抓具体、具体抓“。要把问题整改、监测帮扶、产业就业等工作一项一项抓到位,确保过渡期政策的平稳落地。这是对历史负责,对当下负责。着眼长远,就是要“谋全局、全局谋”。要思考,过渡期结束后,我们的政策体系如何调整优化?人才队伍如何常态化培养和使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如何破题?数字乡村、绿色乡村的蓝图如何绘就?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从现在就开始深入研究、提前布局的重大课题。不能等到2026年才发现自己“无牌可打”。
同志们,把握好这“五个关系”,我们才能在复杂局面中保持清醒,在繁重任务中抓住关键。让我们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坚定的哲学自信和科学的辩证思维,推动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境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