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零敲碎打的任务堆砌。进入过渡期收官之年,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多元,工作的关联性、耦合性更强。要打赢这场硬仗,必须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思维,转向“整体谋划、系统推进”的科学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起一套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闭环管理的工作体系,用体系的力量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天,我重点强调构建“四大体系”。
一、构建一套“动态精准、响应及时的监测帮扶体系”,确保安全底板万无一失。防返贫是我们的底线任务,这个体系是整个工程的“安全预警系统”。其核心是实现从“被动打补丁”到“主动防风险”的转变。一要优化信息模块,实现数据“一网统管”。要彻底打通乡村振兴、民政、医保、人社、教育、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全县统一的防返贫监测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要有农户的基本信息,更要整合其收入、支出、就业、健康等动态数据。要设定科学的预警阈值,一旦有家庭发生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情况,系统能自动亮起“红黄灯”,并将预警信息在24小时内精准推送到相关责任人手机上。二要建强执行模块,做到响应“分秒必争”。“哨兵”吹哨后,队伍必须能立刻行动。要健全“县级统筹、乡镇主责、村级落实、干部包保”的四级响应机制。接到预警信息后,村级网格员要在48小时内完成入户核实;乡镇要在72小时内完成风险研判,并启动相应帮扶程序。对共性问题,县级层面要及时出台政策“工具包”,供乡镇调用。整个流程要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环环相扣,高效运转。三要完善反馈模块,形成管理“闭环运行”。帮扶措施落实了没有?效果怎么样?群众满不满意?必须有反馈。要建立帮扶效果评估和销号制度。风险消除后,不是简单地在系统里点个“完成”,而是要有帮扶责任人、村委会和农户三方签字确认的评估报告。县乡村振兴局要定期对销号案例进行抽查,对假销号、被动销号的严肃追责,确保系统真正形成“监测-预警-响应-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
此处隐藏1495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构建一套“闭环管理、刚性约束的责任落实体系”,提供决战决胜的坚强保证。以上三个体系能否有效运转,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责任落实体系来驱动和保障。这个体系是确保所有指令不落空、所有目标都实现的“执行控制器”。要实行“清单化”管理。把年度目标任务分解成具体的项目、事项,制定出详细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时限清单,明确“谁来干、干什么、何时干成”。所有清单都要上墙上网,接受监督。要实行“常态化”督导。县委督查室、县纪委监委要组建联合督导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插一线、直奔现场。督导不仅要看台账、查资料,更要访群众、看实效。督导结果要定期通报,并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实行“硬挂钩”考核。年终考核,要彻底改变只看GDP的倾向,大幅提升巩固衔接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权重。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让乡亲们来打分、来评判。考核结果要真正用起来,对干得好的,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敷衍了事、工作落后的,坚决地通报批评、约谈问责,甚至调整岗位。
同志们,系统科学的方法,是打赢复杂战役的制胜法宝。让我们以系统思维为引领,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加快构建这“四大体系”,筑牢我县乡村振兴的长效根基,确保在收官之年,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异答卷!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