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在2024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07-25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在2024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大思政课”作为思政课的新形态,通过大师资、大课堂、大资源、大方法,合理调动一切育人主体、运用一切育人载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采用一切育人方法,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实现对传统思政课育人模式的改革创新,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此处隐藏2897个字。VIP会员可见

  第四,要运用数智赋能、灵活多样的“大方法”。“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方法之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励。”面对数智化发展大势,“大思政课”应当尝试新的“打开方式”,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充分发挥好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大思政课”中的作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数智化技术融合并行。一是继续用好传统教学方式。通过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使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出彩的机会,最大化地发挥传统教学方式在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知、认同和信仰上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空间。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把“大思政课”版图扩展至网络空间,将传统的思政课搬进网络,使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入虚拟空间,打造全方位、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用好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全媒体资源优势,实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课堂多元互动,为“大思政课”蓄势赋能。要树立数字化思政理念,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载体,整合教学素材,通过VR技术、全息影像、元宇宙等数字技术,构建“师—机—生”互动模式,呈现沉浸式学习应用场景,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全面育人实效。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