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2021年市政府换届以来,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较好地保障了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强化保障。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调整充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任主任,分管农业农村、卫健、市场监管的副市长任副主任,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完善市食安委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加强督查考核。将食品安全评价检测、建立可追溯监管制度等工作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强化督查,强力推进。把食品安全评价检测、食品总体合格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食品溯源体系建设等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考核。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切实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近年来,市、区县财政投入食品安全监管经费年均*万元,比改革前增长*倍,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落实责任。一是落实监管责任。印发《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协管部门职责。建立完善信息通报、风险监测评估、联合办案协作、应急处置、考核奖励等长效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各级政府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职能部门内部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执)业人员责任意识培养,督促签订责任书,强化目标、制度管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自查、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出厂检验记录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明晰食品安全责任,进一步形成了“政府领导责任、行业主管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四位一体的责任体系。
此处隐藏3372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建立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工作。结合市政府办《关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及职能部门实际,制定完善具体的监管制度,细化监管办法和监督检查办法。根据国务院食安办的统一部署全面清理辖区内食品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二是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权力“三张清单”运行,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完善监管执法过程记录制度,实现最严格的监管。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以集中轮训、案件质量评查、现场练兵等方式,提升稽查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保障,加强能力建设。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监管网络,以乡镇监管所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逐步实现所有乡镇监管所“五有”。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修订《*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