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工作方案

2021-08-28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根据省、市教育工作部署要求,我校决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部署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健康深入开展。
  二、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培育诚信厚德品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安、礼、净、静、法、序”六字德育要求,规范和促进升旗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物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尊爱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挖掘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以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经典诵读。搭建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日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每周开展一次“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教学相结合。引入传统音乐元素,利用音乐课、校园广播等平台开展说唱经典活动,把经典诵读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开展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经典美文表现出来。有计划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评选“诵读经典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活动。
  (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充分发挥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师生头脑”;将地方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选树一批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等载体,加强全校学生的德育工作。
  四、加强领导
  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政教主任、年级长、班主任、语文、历史、思品、艺术、体育等学科骨干教师。
  五、活动要求
  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切实做到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人群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