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关于农村发展互助养老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3-28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关于农村发展互助养老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可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新型的乡村养老模式刻不容缓。因具有传承农村互助传统、符合老年人需要、实施可行性较高以及经济成本较低等优势,互助养老可以快速适应农村社会结构变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现实选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出路。《“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以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为依托,构建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从运行来看,当前,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面临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在各方面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因此,有必要探讨农村互助养老的本质是什么?运行中面临哪些瓶颈制约?如何有效实施农村互助养老?这对于推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互助养老的现实基础

此处隐藏5882个字。VIP会员可见

  (一)弘扬互助文化助力互助养老

  1.当前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核心是以老年人为主的自助和互助。各农村地区应加大互助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重视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思想的培育,倡导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互助养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互助文化氛围。在我国乡土社会中,互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行为方式、组织形式、文化形态。当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形成互助理念的文化形态时,更易于人与人相互组成共同体组织。正如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指出的,要在农村社会资本重构、提升农村社区治理能力、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与建设农村社区环境的背景下,全力打造社区养老生活共同体,全面提高社区养老的凝聚力与活力,推进互助养老。要利用诸如电子屏、文化墙、宣传栏、广播站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新兴媒体宣传互助文化以及互助养老新模式,增强全社会对互助文化的认知,大力弘扬守望相助理念,进一步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的意愿。

  2.强化互助理念认同。要积极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在以家族、血缘、地缘为联系纽带的乡村的延续中,村民更容易接受村规民约这种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非正式规章制度。因此,互助文化引入村规民约有利于规范村民行为,为开展自助互助活动提供价值指引与行为约束。还要注重家庭教育功能。积极鼓励老年人的子女参与互助养老服务,使他们认识到互助养老的优势,以此鼓励老年父母认可互助理念、参与互助养老、丰富精神世界和发挥自身价值。同时,这也有利于拓展互助的范围,促进老年人和青少年之间技能、经验以及知识的分享和交流,形成代际互惠的关系网络,实现从“老老互助”向“代际互助”的转变。

  (二)培育多元力量参与互助养老。农村互助养老要长期稳定运行,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协同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的共建共治共享。

  1.政府引导、支持和监管互助实践。政府作为农村互助养老的倡导者首先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为多元力量参与互助养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互助养老实际运行中,政府需要出台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法规,使运行管理有法可依,促进互助养老运行的专业化。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应该体现在资源管理上要吸引社会团体、爱心企业的扶持资金。在对互助养老的日常管理中,政府要明确互助养老管理者所承担的职责职能,增强约束性,明确村委、老人子女责任承担制度。总之,政府通过立法与指导措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推动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

  2.村级组织承担组织和动员作用。在农村互助养老中,村“两委”、村级互助组织是重要的组织者。作为政府与农村的桥梁,村“两委”进行村域资源整合、人员组织协调、细化落实任务等工作,在很多乡村中有着较强的组织动员作用。一方面,村“两委”要培养互助养老管理者与服务者。在村内,村“两委”要培育老年协会、养老小组等互助养老组织,动员家庭成员参与互助养老服务。在村外,村“两委”要引入非政府组织和社工组织以及志愿者队伍,积极吸纳公益组织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为开展互助养老提供专业化服务。另一方面,村“两委”要重视互助养老实践。村“两委”应组织村干部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互助学习讲座,到具有成熟经验的村庄参观考察。村级互助养老组织由老年协会和村民小组等互助养老组织转化而来,依托基层老年协会、老年互助会、留守妇女服务队等组织,真正构建稳定发展的内生型互助养老机制。

  3.非政府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鼓励专业社工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介入互助养老领域。社工组织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促使互助养老管理专业化与运行高效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部分社会组织在老年协会的赋能下,参与多个村庄的互助养老服务供给,并结合老年协会的特质形成自我造血机制。此外,社会组织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等方式,提高居家互助服务人才、老年协会主要负责人的相关能力,帮助老年协会进行规范化管理。因此,互助养老的过程,是政府力量、农村内生力量、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助力互助养老稳健运转的过程,也是多元力量利益协调和实现互助互动的过程。

  (三)完善相关机制保障互助养老

  1.加强法治实现制度保障。针对不同组织主体引领的不同互助类型,要清晰界定互助责任与义务边界,充分调动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积极性。除了加强立法,还要完善责任认定机制,鼓励基层法院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鼓励法律工作者为互助养老院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从而完善矛盾纠纷机制。

  2.要加强监管,确定合理的监督与考核标准。互助养老的实施应制定严格的规范标准,形成自上而下的农村互助养老内部监管机制。政府可以聘请公益性第三方机构,监督和评估互助养老服务运行中的政策落实、资金使用、服务提供等情况,亦可增设村民的评估,搭建参与互助的老年人及其亲属对互助养老院的内在沟通渠道以及对外投诉渠道,促进互助养老规范化运作,探索外部监管渠道。

  3.拓宽渠道提供资金保障。政府应承担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互助养老服务投入机制与财政供给的主要责任。政府应该建立养老资金储备库,并且设立专门经费,确保互助养老能够稳定发展。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号召行业协会、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等通过无偿捐赠、有偿参与等多种方式投身到农村互助养老事业中。此外,促进老龄产业与老龄事业互动,以老龄产业发展保障老龄事业。政府要引导有丰富养老服务经验的城市老龄产业入驻农村,以开办互助养老院或者以“公建民营”的形式经营农村互助幸福院,以此促使老龄产业利用市场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农村互助养老。

  4.重视培育加强人才保障。重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提供者的培育。不仅要鼓励农村健康老年人降低流动性、实现时间和空间上就近参与互助养老,而且要注重为农村互助养老注入年轻血液。因此我们要将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管理人才、农村医生或教师以及新一代养老服务产业的从业者,列入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目录。同时还要继续支持康养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引导技工院校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并且政府也要做好人才认定工作,真正为农村互助养老培养专业人才。如聊城市大专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动校企合作,将养老服务列为校企合作优先领域;定期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并奖励优秀者,提高其职业技能等级;广泛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政策;培育“社工+志愿者”为老服务队伍。

  (四)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互助养老

  1.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互助养老,促进广大老年人参与社会再生产,促进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强化建设权威互助数字平台,明确准入机制、跟踪机制、服务记录以及互助积分兑换机制等。另外还可以增加各种灵活性的服务管理机制,比如可以为需求者提供精准照料、视频护理等,激发多元互助主体的参与。

  2.借助数字平台建档打卡,对需求方的所有情况和信息如饮食偏好、支付能力以及所需服务等进行统一管理。根据需求方的基本信息进行动态需求评估,通过对参与互助的多元主体进行信息数据协同集成,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实现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改造。

  3.改版“时间银行”,建立可量化的互助积分。针对互助服务的性质,由数字平台衡量、区别、统一管理服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服务质量量化积分,从源头上预防“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是明确量化互助积分的标准,结合服务的各方面特性细化服务积分,如服务时间、照料强度以及服务技能等。在量化积分时还要进行质量评估,充分发挥互助激励的作用。二是丰富积分的应用场景。比如积分符合标准便可以获得星级志愿者称号,以此来提升村民对互助积分的接受度。三是提高互助积分的即时兑换性。在数字技术的保障下,互助积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积累和兑换。一方面,如果积分达到数量要求便能够在数字平台中兑换实物或者兑换对应的互助服务。积分还能通过捐赠和继承的方式转赠他人,从而提升积分的变现能力,保证互助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互助积分的流通性,强化平台间的区域联动。打破空间、时间因素对互助积分的限制,实现互助积分在全国范围内通存通兑,使兑换更便捷、更高效。

  4.借助数字视频技术为互助照料的实施提供保障。通过互助数字平台设立健康知识短视频栏目,开展基础健康知识的视频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知识、急救技能、心理健康知识等宣传普及。

  5.专家系统提供危机处理帮助。将专家危机处理模块融入数字平台搭建的专家系统中。通过该模块能够对老年人群的健康情况进行实时追踪与精准检测,发现问题主动报警。为所有的互助养老机构都安装“一键呼叫”设施,连接乡镇社区医院和专家系统,为老人的及时救助、突发事件处理和远程服务提供保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