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年轻干部要过好“三关”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好干部标准,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特别要把政治关和廉洁关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看干部是否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对政治和廉洁方面有问题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总书记之所以把政治关、廉洁关摆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其原因就在于政治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是对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而廉洁问题的根子在政治上,廉洁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只要有贪污贿赂的可能,就谈不上政治”。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斗志丧失。一段时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由于政治意识淡漠,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高,经不起物质利益的种种诱惑,把政治操守、政治纪律抛之脑后,甚至成了权力、金钱和美色的俘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坚决,严于律己,自觉过好政治关廉洁关。
一、过得了关才有可能去做好干部
领导干部为官从政,手里掌握着公权力、“印把子”,负责或分管着某一方面的重要事务、重要工作,看似是在“当关”“把关”,其实完全不然,权力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担当,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过程,就是一路“过关”的过程,要过形形色色的、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意识到的或没有意识到的“关”。如果错把当官看作享受,总想着平安无事、享受待遇,追求“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一天”,或是喜欢热闹、享受追捧,整天游走于各种酒场饭局,那是根本无法过关的,也不可能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
此处隐藏6960个字。VIP会员可见
廉以修身,廉以持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内外兼修、齐家治政,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持家,在严格自我管理的同时,严格教育管理家人,真正安好家庭成长摇篮、守好家庭廉洁堤防、建好幸福美满家庭。当官就不要想发财,发财就不要想当官。做人需有品德,为官从政需有政德。修养政德关键要严以修身、廉洁自律、清廉为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决不能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要常修为政之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高风亮节厘清亲情与权力的边界,从内心深处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真正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手握公权洁身自好、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切实让公权得之于民、用之于民、服务于民。以家风涵养官德,以官德淳化家风。“妻廉夫祸少,子贤父心安。”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是新时代领导干部永葆初心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从严治家,过好家庭关、亲情关,看好家门、管好家人、理好家事,带动党风向好、民心向善。要带头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和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去熏陶、感化家庭成员,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践行者、示范者。要勤于持家,俭以养德,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严防“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做到“门无杂宾”,防止“后院起火”。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淳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现实中,仍有一些党员干部自身不正、治家不严,对家人放任纵容,默许亲属子女敛财纳贿,把家庭变成了“权钱交易所”,最终发生家族式腐败。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亲情,做到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