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守正创新 聚焦立德树人 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简明扼要地提出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一标准的提出,既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走向,也是理论和现实实践的需要,具有重大的意义。此标准既是价值导向,也是素质要求,深刻认识、大力弘扬、认真践行此标准既有利于党和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又有利于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此处隐藏10508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充分激发青年主观能动性,促进青年自我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主体是青年本身,只有科学认识青年本质、充分激发广大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调动其自觉成为新时代好青年的内在驱动力,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第一,要科学认识青年本质。青年的本质是对青年根本性质的哲学概括,是认识和把握青年的理论工具。青年从属于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本质的正确认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上建立人的本质理论中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指出理解人的本质的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人”,即“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的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青年作为人类中的群体必然具有这一人的本质属性即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本质属性即个性,“就青年的本质来说,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人的本质的特殊反映。”青年本质中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青年的存在及其历史放到现实社会与实际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并特别指出无产阶级青年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力量”,是“人类的未来”“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因为他们必须解决日益增长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青年具有无限的活力和创造性以及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二,要强化青年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首先,引导青年认识自身主体地位。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青年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具有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青年的主体地位,认为青年(主要指无产阶级青年)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力量”,是“人类的未来”。我们党和国家也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青年的主体地位,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帮助青年认识并认同自身主体地位,有利于新时代青年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而激发其想要成为新时代好青年的主观意愿。其次,促进青年提高主体能力。马克思主义一直把人的能力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来研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成为可能,人的能力发展必须达到相应程度。青年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提高自身主体能力。主体能力的形成光靠学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书本上学到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实践指南,在实践中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力和智慧,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将自己锻造成为“能力人”,才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青年。最后,帮助青年实现主体价值。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依赖人对物质性的实践手段的占有,即人能够支配自己活动的必备条件,包括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包括对技术手段、组织机构、信息手段等的占有。充分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与政策,可以帮助青年拥有能够自己支配、自己控制的,满足自身意愿和权益的力量,以激发潜能实现创造价值的价值,造福人民和社会。第三,要厚植青年的志气、骨气与底气,激活其内驱力。“志气”来源于家国情怀,志气也是理想信念,要教育引导青年主体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理想信念的“志气”灯塔照亮人生成长的方向道路,进一步增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理想。“骨气”来源于自信,我们要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递给广大青年主体,从而转化为青年自身的主体自信,让他们自信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自信于党的领导,自信于百年的艰苦奋斗,自信于今天的建设成就,更加清晰明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敢于“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等困境,乐于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在不同的岗位做伟大时代的参与者、贡献者,用“骨气”挺起民族的脊梁。“底气”来源于实力,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拥有了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能力素质,才能够有底气。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青年基本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和改进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为新时代好青年,在新时代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同志们,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青年的组织与领导、牢抓立德树人根本途径、充分激发青年主观能动性,将青年发展与民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青年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