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坚持以民生为大,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4月22日至24日在重庆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极大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人民特质,彰显了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这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深刻认识坚持以民生为大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是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的根本点。
此处隐藏4428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尽力做好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又要遵循客观规律和实际能力,切忌好高骛远、弄虚作假。民生建设既要按轻重缓急循序推进,又要常抓不懈长久坚持下去,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得到更多、更持久的实惠。民生建设既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名群众都参与到民生建设中来,又要牢牢坚持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民生成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注重公平,将民生资源向农村、西部和弱势群体倾斜,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民生差距。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