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历史的教训、现实的趋势都启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只有坚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正确认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引
此处隐藏6007个字。VIP会员可见
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动能新优势:一是要推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两者的融合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增长动力转换。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让信息化在工业化内部起作用,可以有效破解资源约束,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要实现生产制造模式转型,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要重点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视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实体经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特别是要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运用数智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动能新优势,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二是要加快创新体系构建,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动能新优势。新型工业化更加突出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与颠覆性技术创新,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微观创新机制。实现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的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动能新优势。三是要发展绿色生产力,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强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发展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产业,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同时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要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提升,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绿色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加大生态系统保护、提高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