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形成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必须“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形成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一、深刻认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大意义
此处隐藏2839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创新制度型开放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国际合作交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一是实施定制化的产业开放策略。根据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系统设计产业开放政策和制度,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开放策略。二是促进国内外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引进先进生产要素资源,提升和优化产业支撑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高质量的“引进来”和高水平的“走出去”,加速形成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三是推动构建新型价值链合作机制。着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助力我国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规则体系的支持者、维护者,积极参与、引领和主导新兴产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监管标准等经贸规则的制定,推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规划、机制与国际接轨。四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区域的合作,促进技术和资本的流动,建立区域间高层次协同发展机制,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共同营造创新生态,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塑造融合互惠的开放式创新优势。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