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专题党课:培育党员干部廉洁意识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2024-10-09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专题党课:培育党员干部廉洁意识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同志们:

  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准则和政治本色。《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新时代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既要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保持高压态势,也要注重从道德和价值观层面入手,自警自省,筑牢思想防线,使清正廉洁价值观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从源头上凝聚起深入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精神力量。

  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新时代清正廉洁价值观的重大内涵

  清正廉洁作为重要的从政品德和政治伦理,古往今来一直受到广泛推崇。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从政之要。习近平同志多次在重要讲话中从价值观层面赋予“廉洁”以新的、丰富的内涵,与以往的“廉洁政治”“廉洁文化”“廉洁理念”等概念相比,更具系统性、哲理性和指导性。从大的范畴来说,清正廉洁价值观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此处隐藏4645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多措并举,不断推进新时代清正廉洁价值观的培育迈上更高水平

  清正廉洁价值观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培育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价值观,既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突破口,又是赢得党心民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究新时代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成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课题。

  (一)加强官德建设。为政以德者,当以德配位。好的德行不仅是为人之本,更是为官从政之本和清廉之基。从古至今,官德对社会风气的养成和国家的兴衰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官员心系天下、德高望重,百姓则众星拱月、天下向善;官员腐败堕落、为官不清,百姓则群起攻之、天下大乱。解决“廉”的问题,也必须首先培养官德,只有从内正心,做到“吾性清正,不受物之浊”,正确对待权力,才能保持清正廉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古人所倡导的“克己复礼”“仁义礼智”等思想道德观念,现代社会的为官者加强道德修养应当有更高的境界,除了严私德、勤政廉政外,更重要的应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恪守执政为民的宗旨,做“有益于人民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官德的核心是党性。党性不强,官德难好。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观是对待权力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清正廉洁价值观的要害和核心是防止权力腐败,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更是重中之重。“廉洁”所针对的贪污腐化,其本质在于公器私用,把权力当作商品进行交换以获取私利。党员干部要树立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观念,深刻认识到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而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是代表人民正确行使国家的各项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把一切权力的行使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绝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要严以用权,敬畏权力,审慎用权,严格约束个人行为,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要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管好家人和身边人,不纵容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不让“权力寻租”有可乘之机,这既考验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也考验他们修身治家的智慧。

  (三)强化教育引导。培育清正廉洁价值观,重点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让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思想“体检”,打扫思想“灰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补足精神之钙,不断增强政治定力,提高对各种腐朽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免疫力。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境界。要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基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通过鲜活的反面教材,深入剖析具体违法违规案件,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思想;通过加强对优秀党员干部的典型宣传和引导,树立党性修养和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必须用清正廉洁价值观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在思想上筑起防止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防线,使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有机结合并同向同时发力,提高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过程中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最大化发挥清正廉洁价值观的作用。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