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奋进姿态 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同志们: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天然地以斗争作为自身存在和完成历史使命的一般形式。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走过百年,形成了伟大的斗争精神,创造了伟大历史成就。在进入新时代十年之后的关键历史当口,党的二十大直面国内外各方面各领域的问题和挑战,向全党提出包括“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内的“三个务必”要求,清醒地指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与新征程要求极不适应的不足和问题,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在内的“五个重大原则”。二十大报告在全新的时代高度上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强调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既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唯物主义态度,也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战略自觉。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入认识、理解和把握党的百年斗争实践所蕴含的特点、规律和经验,进一步夯实历史自信的精神根基,增强历史主动,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全力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实践品格:“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此处隐藏11667个字。VIP会员可见
(六)动员和团结多元社会主体同心共圆中国梦,汇聚起14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第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堪当重任、后继有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以之为中坚的全党全社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而最为根本的是要有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掌握斗争规律、熟悉斗争特点,数量适当、后继有人的干部队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新征程上有效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第二,培养造就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大量优秀专业人才,要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第三,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素养和“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实干能力。一方面要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要始终不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全面依法治国,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全民族实干兴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第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报国热情、创业激情、聪明才智融汇到民族复兴进程中,结成牢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团结奋斗。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