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重温光辉历史 严明工作纪律 依法依规履职尽责

2024-10-24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重温光辉历史 严明工作纪律 依法依规履职尽责

同志们:

  工作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党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其本质要求是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规范党的工作纪律,就是要求党员和党的干部把心思用在谋事创业上,放在为民谋利上,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新修订的《条例》第十章“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紧紧围绕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完善工作纪律要求,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今天的专题党课,主要通过回顾工作纪律的历史沿革,《条例》对工作纪律的最新要求,以及如何践行工作纪律等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回顾党史上的工作纪律建设,在实践中深化认识,积累经验做法

  党的工作纪律是处理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坚强保障。10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健全和完善党的工作纪律,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的工作纪律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铁一般的工作纪律,凝聚起全党的意志与力量,从而赢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

此处隐藏4038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规范履职用权,坚决纠治违规干预插手行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利国利民,用不好则会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对于手中权力,党员干部既不能不用,更不能滥用,要牢记法纪红线不可踩,自觉在法纪的约束下用权。《条例》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规定相衔接,明确了对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违规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违规干预和插手公共财政资金分配、项目立项评审、功勋荣誉表彰奖励等行为的处分规定。《条例》明确了“违反有关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违反有关规定干预和插手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等滥用职权行为,警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敬畏权力,严格依法履职用权。党员干部要增强法纪意识,不踩法纪红线,坚持依法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真正使权力受到规范和约束。同时,有权必有责,失责必问责。《条例》明确对用餐管理、机构编制、信访工作等具体工作中的失职失责行为作了处分规定。党员干部用权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防范化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风险点,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构建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规范,推动各项工作良性运行。防止和纠治违规干预插手问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仅自己不实施违规干预插手行为,对他人违规干预插手行为要该抵制抵制、该报告报告,实现全链条、体系化纠治,确保依法合规公正行使职权。

  三、严明工作纪律,传承优良作风,立足本职岗位真抓实干、建功立业

  严守工作纪律,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纪,从小事做起,从自身严起。广大党员干部在处理公务时要做到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要管好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管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以防其被诱惑所“侵蚀”。要以身作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展现出高度的自律性和责任感,切实守住个人行为的底线,成为身边人的榜样,带动并影响身边的人共同遵守党纪。

  (一)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工作纪律强调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遵守各项岗位准则,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牢记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共产党人的根和本,是党的力量源泉和执政的底气所在,始终坚持将满足群众真实诉求和最热切期盼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既看怎么说、更看怎么做,不断总结经验方法、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提炼群众智慧精髓,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在此基础上试点实践、全面推广,让方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群众“智库”服务创新创造、服务生产发展。从群众实际需要出发,广开渠道、广纳良言、广收民意,让群众的痛点堵点成为工作攻坚的重点难点,解决好家家户户的“关键小事”,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坚持由群众实际感受来评判,不能想当然地“喊口号”“上项目”,追求立竿见影地“见成效”“出政绩”,须常积尺寸之功、立长远之业,让群众真心点赞、倾心感怀,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新答卷”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二)保持求真务实作风,担当作为、履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有担当精神;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大事业需要大担当,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机遇难得,挑战并存,党员干部要聚力立足岗位担当尽责这个根本落点,勇于担当作为,忠实履职尽责。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干事创业的源源动力,是深化推进改革的“利器”。不忘初心,就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把心思往工作上想,把劲头往工作使,把力气往工作上用。不忘初心,就要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克难制胜,敢干奋勇争先。要把自己所说过的话、贴在墙上的话都变成具体的行动和实际的工作,从而进一步确保保各项工作条件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时刻做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有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精神,勇于承担起责任,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上,特别是面对危急险重的任务,在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仍然要讲求工作效率,确保党员干部的工作质量,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到自己应负的责任,养成担当的品格,在工作中竭尽全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的发展。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党员干部的工作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淡薄,脱离群众,处理不好党群关系,这会对党的领导带来不利影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做到心系群众,对群众怀抱真情,才能发自内心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三)以纪律严明促干部敢为。实践中,有的党员干部满足于做太平官、作“躺平”状,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往上交、面对危机向后躲,这些都与我们党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背道而驰。要从思想上强化法纪意识,在学习贯彻《条例》尤其是工作纪律上下足功夫,坚持逐条逐句学、结合案例学,学懂弄通工作纪律的相关要求,弄清楚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在深学细悟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夯实真为愿为的思想根基。要从行动上把从严的“紧箍咒”念起来,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通过采取谈话、函询等方式及时咬耳扯袖,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敢为真为成为工作新常态。坚持从实效出发,优化综合考核体系,把监督监管的“探头”延伸到重大任务、重点项目、民生实事等前沿,多渠道观察干部政治能力、专业素养、作风养成,既看平时、更看关键,既看说的、更看做的,建立“实绩+负面”两张清单,写准写实干部成绩单,让不干事、敷衍做事的干部无处遁形。用好知事识人方法,探索考人考事“双考融合”机制,下功夫了解掌握干部做过的实事、解决的难事、经历的大事,广泛了解干部在领导中的评价、百姓中的口碑、同事中的声望,于细微处见真实,甄别干部的见识见解、干事状态、道德品质,让干部深刻暴露在“探照灯”下,受警醒强干劲。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结果运用,落实“四个注重选拔、四个坚决不用”要求,对敢吃劲、肯吃苦、能担当的干部优先使用、提拔重用,将有限的舞台让给知重负重、知难破难的人,坚决不用“平时不争评时争”“不争作为争地位”的干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党的工作纪律建设100多年的伟大实践,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强化工作纪律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自觉绷紧工作纪律这根弦,心怀“国之大者”,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立足岗位作出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工作实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