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文化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大会上的专题党课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次党员干部大会。会前,我们共同学习了《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和人民在百年征程中无往而不胜的核心密码。其中,“团结奋斗”四个字,不仅是我们走向未来的行动指南,更是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优良传统的时代呼唤。结合这次学习,以及当前我们单位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我今天想和同志们交流一个主题,就是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决拒绝“好面子”的虚浮之风,自觉主动地过好“紧日子”,以扎实的作风建设,为我们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过紧日子”的重大意义,坚决摒弃“好面子”的错误思想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鲜亮的政治底色和传家法宝。在当前形势下,重提“过紧日子”,并非一时之策,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此处隐藏4872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强化监督检查,让“严基调”贯穿“全过程”。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要确保“过紧日子”的要求不走样、不落空,必须把监督的“探照灯”打亮。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监督。单位纪检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定期对各科室的经费使用、资产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及时纠正。另一方面,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和群众监督。我们要按规定公开“三公”经费等预决算信息,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要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干部职工对身边的铺张浪费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此外,我们还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比如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等,对资金使用进行全流程在线监控,让数据“跑路”代替人工监督,实现精准高效监管。通过构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监督格局,对铺张浪费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让“人人讲节约、事事求实效”成为我们单位的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
同志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是要我们退回到“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今天我们过“紧日子”,是为了明天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是为了我们所钟爱的事业能有更广阔的前景。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团结奋斗”的精神状态,把“过紧日子”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奋力开创我们单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