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分管领域工作被通报后的表态发言

同志们:
今天上午,收到市督查室《关于2025年上半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的通报》,其中涉及我县分管领域的3项工作被点名指出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滞后2个月、农村公路提质工程存在“重修轻养”现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覆盖率未达半年目标。拿到通报的那一刻,我坐在办公室里反复翻看材料,指尖划过每一行问题描述,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这些问题,既是对具体工作的“亮红灯”,更是对我个人履职的“敲警钟”。作为分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民政工作的副县长,我深知,通报背后不是简单的“数字落后”,而是群众期盼的“落实落空”,是发展机遇的“擦肩而过”,更是我们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出的“不合格答卷”。 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以“三个直面”为切口,和大家掏掏心窝子、亮亮态度、表表态,既是自我检讨,也是动员部署。
一、直面通报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认清“痛点”所在
此处隐藏3228个字。VIP会员可见
同志们,问题查到这里,我脸红心跳、如坐针毡。这些问题,不是“小事”,而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是“偶发”,而是长期积累的“顽疾”。如果不彻底整改,不仅辜负组织的信任,更对不起全县人民的期待。
三、聚焦整改落实,以抓铁有痕的决心啃下“硬骨头”
通报既是“警示灯”,更是“冲锋号”。今天起,我将带领分管部门,以“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的态度,打一场“整改攻坚战”。具体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责任压实到位,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担责”。 我将牵头成立分管领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自己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包联机制。今天下班前,我们将召开专题会议,对通报中的3类问题逐一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制作“整改作战图”,挂在办公室墙上,每天一调度、每周一通报。特别是对进度滞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将组建由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乡镇干部组成的“攻坚专班”,8月10日前完成土地矛盾排查,8月20日前进场施工,确保9月底前追回滞后工期。
二是问题整改到位,变“表面文章”为“彻底解决”。 我们将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要解决具体问题,更要完善制度机制。针对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问题,我们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明确“县乡村”三级养护责任,将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行“群众养护+专业养护”模式——鼓励沿线村民参与日常保洁,按工计酬;委托专业公司负责大中修,签订绩效合同。针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问题,我们将开展“需求调研月”活动,8月底前完成全县社区老人需求问卷调查,9月初根据需求调整服务内容(比如增设助餐、助浴、健康监测等项目),同步引入社会组织运营,通过“政府补贴+市场化收费”模式,确保10月底前15个中心全部规范运营。
三是督导检查到位,变“事后问责”为“全程监管”。 我们将建立“双督查”机制:一方面,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每周对整改工作开展“四不两直”督查,重点查进度、查质量、查作风;另一方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担任“监督员”,对整改效果进行“打分评价”。特别是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我们将严肃问责——对推诿扯皮的,约谈主要负责人;对弄虚作假的,全县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处理。今天会后,我们就将督查方案印发下去,让大家知道“整改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四是作风锤炼到位,变“宽松软”为“严紧硬”。 我将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每周至少用2天时间到项目现场、到田间地头、到社区院落,实地查看整改进展,倾听群众意见;带头落实“首问负责制”,对分管部门提交的请示事项,24小时内给予答复,杜绝“踢皮球”“打太极”;带头弘扬“务实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同时,我将加强分管干部的教育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大讲堂”“案例复盘会”,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分管队伍的鲜明特质。
同志们,今天的通报,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政治体检”,对分管领域来说是一次“全面扫描”,对全县工作来说是一次“警示提醒”。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直面问题不回避、整改落实不敷衍、担当作为不松劲,就一定能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把“通报压力”变成“发展动力”。 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干部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整改攻坚战,向组织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