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党性分析材料

一、对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工作的思想认识与政治站位剖析
(一)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政治忠诚的思想根基。作为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干部,我始终将选人用人工作视为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务。通过系统研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我深刻认识到人事工作不仅是程序性事务,更是塑造政治生态的关键抓手。但在实践中,我的理论学习仍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虽然能够熟记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的原则要求,但在具体考察中未能建立科学的政治素质评价体系,往往简单以档案材料替代现实表现考察,用民主测评票数衡量政治忠诚度。在经济部门干部考察时,过度关注招商引资业绩而淡化政治立场分析,导致个别擅长业务但政治敏锐性不足的干部得到重用。这反映出我对新时代组织路线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未能将“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转化为精准识别干部的政治能力。
(二)严格对标对表,校准选人用人的价值坐标。对照党章关于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根本要求,我深入检视了自身在德才把握上的偏差。虽然在干部推荐中能守住廉洁底线,但在处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时,存在明显的业务能力优先倾向。特别是在财政、审计等专业性强的工作领域,常以业务需要为由降低政治考察标准,对干部社交圈、生活圈的政治表现缺乏有效考察手段。*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调整时,因过分看重其项目运作经验,忽视了该同志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苗头性问题。这种重显绩轻潜绩的倾向,本质上是政绩观错位的表现,说明我对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没有真正把“四个意识”贯穿到干部选拔全过程。
此处隐藏1765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锤炼过硬作风,当好干部娘家人。该单位以“严管厚爱”为原则,构建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管理服务体系。创新实施三必访工作法,对拟提拔对象开展家庭走访掌握后院情况,对困难干部落实帮扶措施传递组织温暖,对思想波动人员及时疏导化解心结,今年已累计家访**人次,已解决干部实际困难**件。出台《改革创新容错清单》,明确**类可容错情形,为5名在改革中敢闯敢试的干部澄清正名。针对年轻干部实施青蓝工程,配备业务导师和党性导师双导师,通过项目历练、轮岗交流等方式加速成长,年内培养的8名年轻科级干部在预算改革等攻坚任务中表现突出。这种既架高压线又建加油站的做法,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内生动力。
作为新时代财政干部,我将以专项整治为契机,把党性修养体现在选人用人的具体实践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党和人民选准人、用好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为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谢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