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干部交流研讨材料

各位领导、同事:
近期,关于年轻干部作风建设的讨论,特别是围绕“玩心重、混日子、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精神空虚,贪图享乐,社会交往复杂、生活不检点以及网络言行”等方面的警示,令我深受触动。作为科技服务一线的年轻干部,我深刻认识到,自身作风与言行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信任感、工作的实效性以及科技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结合近期具体工作,现将个人反思查摆的问题、根源剖析及整改承诺汇报如下:
一、聚焦具体工作,深刻检视作风短板。一是在项目组织落实上,存在“玩心重、混日子”苗头。在县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现场核查与评审组织等环节时,有时未能全情投入。面对繁重的申报材料审核和现场核查任务,曾产生消极应付心态,导致审核不够细致、核查存在“走马观花”现象。特别是在与企业、专家沟通对接中,面对压力,偶有急躁情绪,未能始终保持专业、谦逊、耐心的服务态度,存在沟通方式简单、不够周全的问题。二是在材料撰写与思考上,存在“精神空虚、创新不足”问题。在撰写典型经验材料等文字任务时,有时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主动思考和深度挖掘的意识。存在过度依赖模板、内容挖掘不深、文字打磨不精的情况,未能充分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提炼亮点、总结经验,导致材料深度不够、特色不显,反映出思想上的惰性和创新动能的不足。三是在活动组织策划上,存在“贪图安逸、投入不足”倾向。在组织如科技活动周、科技特派员互学互鉴活动等工作中,有时存在“求稳怕难”思想,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新形式、策划新亮点,满足于常规流程,导致活动形式略显单一、吸引力和实效性有待提升,未能最大化发挥科技活动的传播与带动效应。网络言行方面,虽无重大问题,但也需时刻警惕,保持清醒,传播正能量。
此处隐藏880个字。VIP会员可见
作风建设绝非空洞口号,它就熔铸在每一次项目核查的严谨细致里,体现在每一份党建材料的真诚思考里,展现在每一场科技活动的匠心策划里,更蕴含在与服务对象每一次专业、温暖的互动交流中。我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入工作,努力做到让惠农企业的满意笑容,成为检验我服务温度的标尺;让科技成果转化统计表的精准数据,成为丈量我职业操守的准绳;让县域科技创新活力的切实提升,成为印证我整改成效的答卷。请各位领导、同事监督我的行动!我将虚心听取大家的批评指正,切实将这份“整改清单”转化为助力科技事业发展的“实效清单”!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