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干警学习体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期,按照单位主题研讨方案和要求,我紧紧围绕司法审判中心工作,深入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该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它对于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部光辉著作不仅为我们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理解,更为我们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领悟提供了思想宝库和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坚持在“系统化”领悟中把握精髓要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与前四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二十大前后,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书中生动记录了党中央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非凡历程。这部著作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一名人民法院的干警,我们要坚持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指导实践见行见效。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必须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对党忠诚注入血液里、融进事业中、写在司法为民的每一份裁判文书上。二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专章论述,并对“严格公正司法”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我们新时代的人民司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主动将法院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思考和谋划,聚焦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司法保障。三要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在司法实践中,不仅要做到案结事了,更要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参与社会治理,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此处隐藏602个字。VIP会员可见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成效在于深化转化。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真功夫、硬功夫。我们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一字一句所蕴含的宏大历史视野、深厚人民情怀和强烈使命担当中接受思想的洗礼、汲取真理的力量。同时,要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新时代的法院干警,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就是要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虔诚信仰者、坚定实践者。首先,要吃透与自身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论述,我们要做到“精通它、应用它”,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要深刻理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时刻紧绷公正之弦,握紧手中法槌,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其次,要善于运用书中的科学思想方法指导司法实践。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紧密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观察和思考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在处理涉企案件时,要贯彻能动司法理念既要严格依法办案,又要考虑司法裁判对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的影响,力求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我们要通过学习,不断检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找准短板弱项,拿出有效的方法措施,努力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个人能力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确保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事业在新时代司法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