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2022年国考申论真题分析及考生启示

2024-03-24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2022年国考申论真题分析及考生启示

  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规定,申论考试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分别命制试题,三套试题以下分别简称A卷、B卷、C卷。笔者实时跟踪、关注公务员考试20多年,致力于公务员考试的学理研究,现对2022年国考申论三套真题进行梳理与挖掘,以期考生能有所收获。

  一、三套真题分类梳理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考生关切的主要是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而作答要求又包括“问题”(实际上是工作任务)和“要求”两个部分,因此,下文从给定资料、具体题型、作答题要求三个方面对2022年国考申论真题进行概述。

  (一)给定资料概述

  A卷给定资料共5则,篇幅6910字。资料1讲述“B公司科技创新突破”;资料2讲述“G省粮食产业发展”;资料3讲述“临诗村特色乡村旅游”;资料4讲述“未来学校的探索”;资料5是关于“走向未来”的思索。所涉主题,既有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战略,也有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最引人瞩目的则是“未来”主题。

  B卷给定资料共5则,篇幅7121字。资料1讲述“C市交通旅游新业态”;资料2讲述“北溪县农村公路提质”;资料3讲述“F市三中五育融合”;资料4讲述“湾区美食品牌”;资料5讲述“融合发展Z城模式”。整体可以概括为“融合”主题。

  C卷给定资料共5则,篇幅7203字。资料1讲述“N市惠企政策”;资料2讲述“Z县无柜台便民服务”;资料3讲述“J市云税官纳税服务”;资料4讲述“L海关创新检疫服务”;资料5讲述“G市罚单惹争议”。整体主题倾向“便民”“规范”“创新”。

  (二)具体题型概述

  按照大纲规定,申论考试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根据测查的能力可以相应地划分申论考试的题型。A、B、C卷题型格局整体一致,都是5则材料对应5道题。

  A卷第一题,概述案例提供的启示,主要测查综合分析能力(侧重概括);第二题,说明问题如何解决,主要测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题,推介特色乡村旅游,主要测查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第四题,话句理解,主要测查阅读理解能力;第五题,话题作文,主要测查文字表达(综合写作)能力。

  B卷第一题,概括案例亮点,主要测查综合分析能力(侧重概括);第二题,概括问题,给出建议,主要测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第三题,撰写简报“编者按”,主要测查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应用文写作)能力;第四题,分析充满信心的原因,主要测查综合分析能力;第五题,话题作文,主要测查文字表达(综合写作)能力。

  C卷第一题,简述做法及成效,主要测查综合分析能力(侧重概括);第二题,话句理解,主要测查阅读理解能力;第三题,撰写工作建议,主要测查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应用文写作)能力;第四题,撰写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提纲,主要测查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第五题,草拟公开信,主要测查文字表达(应用文写作)能力,其中公共服务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在这几道试题中均有体现。

  (三)作答要求概述

  A卷作答总字数要求为2400~2600字,第一题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第二题强调“提炼准确,归纳合理,层次分明,分条表述”;第三题要求“紧扣资料,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第四题是基本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第五题针对申论写作强调“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B卷作答总字数要求与A卷一样。第一题提出“全面、准确,有条理”三项基本要求;第二题增加针对性的要求“所提建议与问题相对应、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第三题与第一题大同小异,用“简明扼要”取代了“有条理”;第四题只强调“分析全面、条理清晰”;第五题针对申论写作,作答要求与A卷第五题完全一样。

  C卷作答总字数要求为2350~2550字,第一题同B卷第一题,奠定“全面、准确、有条理”的基本要求;第二题同B卷第四题只强调“分析全面、条理清晰”;第三题强调“紧扣资料,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第四题也特别强调“紧扣资料”;第五题写作相对A、B卷作答要求要简单浅显一些,只提“观点鲜明、内容全面,逻辑清晰、用语恰当”。

  二、国考试题特点 (一)篇幅长,阅读量大。

  2022年国考申论各卷给定资料的篇幅都在7000字左右,与过去五年国考真题相比,篇幅保持相对稳定,同比当年各地省考申论,篇幅和阅读量都要大。7000字的篇幅,对考生阅读的耐心、技巧,特别是速度和效度都提出了较大挑战。

  (二)题材广,覆盖面宽。

  如上所述,2022年国考申论给定资料涉及题材领域包括:创新突破、粮食产业、乡村旅游、“未来学校”、“未来思考”,旅游、交通、教育、美食,政务、海关、税务、食品安全等,主题则主要围绕“创新、融合、服务、民主”等,特别是A卷,“未来”主题非常耀眼。

  (三)材料真,案例典型。

  三套真题共15则叙述性材料,时间指向“最近、近期、日前、近年来、近10年来、2021年9月10日”等等;空间指向“B公司、G省、临诗村、乌家堡乡、北溪县、F市”等等;主体指向某单位,如“光澜米业公司、光学有限公司、L海关、云腾实验中学、F市三中”等等;指向工作人员,如“王经理、赵经理、李书记、孙教授、管理学家刘女士、任校长、王副县长”等等。概而言之,材料所述都是真切的工作场景,更是当下典型案例。

  (四)提问实,针对性强。

  除了特定语句理解、特定内容概括等常规基础题型,提问基本指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经验交流、工作汇报、事务文书、综合写作等工作任务,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操性非常强。

  (五)要求明,注重实操。

  申论作答的要求非常集中且明确。三套真题的作答具体要求,A卷126字、B卷131字、C卷121字,总计不到400字,经归类整理,可以提炼出一些高频基本语汇,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见解深刻、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用语恰当、语言流畅,针对性、可行性,紧扣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等等。其中“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成为四条基础性的要求,而“不超过……字”则成为每道题的标配字数要求。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三、考生备考启示 (一)备考实字为先

  一是报考选择要切实。适不适合报考公务员?选报哪一类职位?目标确立与报考选择要立足现实,符合自己意愿、能力及实际情况。二是备考方略要务实。第一步要全面分析,宏观层面的考试政策与文件要吃透,中观层面的真题材料与问题要把准,微观层面自己的长处与短板要认清;第二步要科学构建,考生要根据大纲的测评要素去构建对应的能力体系,要根据自己的缺陷去补齐自己的短板。三是模拟演练要落实。训练最好是选择真题,问题要理解成现实的工作任务,作答要落实好每一项具体要求。

  (二)阅读准字为旨

  一是定准身份。无论作答要求是否给出假定身份,考生都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不同身份、不同立场,对资料的理解,对问题的把握,对要求的领会,都是不一样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考的是公务员基本素养,因此阅读资料和作答,都要秉持公务员的立场,或参照、类比公务员立场。二是审准题意。申论的本质是工作模拟,考生眼里的提问,其实质是工作情境中的某个任务。因此,审准题意就是把准工作任务,罔顾工作任务答题无异于南辕北辙,没有理解工作任务答题也难得高分。三是瞄准要求。很多考生对作答的具体要求往往视而不见,或者想当然地理解。其实每个具体的要求都含义明确,针对性很强。如“准确”不只是要求遣词造句的准确,更要求看问题、执行任务的身份、立场准确;“全面”则是要求考生“要点要全面,不要有遗漏”;“有条理”则是要求分条作答(有条),条与条之间要合逻辑(有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每道题对字数都作出了限制性要求“不超过……字”,除了言语简洁这一层基本含义,限制字数本质上是指向“节约资源、追求效率”的行政原则。

  (三)作答明字为要

  第一,主题要鲜明。如上文所述,对于非写作题,不妨改写问题句作为答题的总起句,以此保证所答紧扣所问,做到主题鲜明。对于大、小作文题,宜用两种方式贯彻“主题鲜明”的要求,一是标题彰显主题,二是总起段点明主题。无论如何,要确保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不能偏离工作任务这个“主题”。

  第二,层次要分明。一般的公务行文,或工作性的文字,宏观层面基本都是“总—分—总”结构,中观层面是“一、二、三”要点,微观层面则是对要点的具体分析阐述。高效的表达不仅要求整体结构清晰合理,每个段落之间、段落内部都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第三,语言要简明。语言简明的意义与含义毋庸多言,关键是如何做到“简”做好“明”?“简”就是删减字数,把不影响表意、不影响执行、不影响效果的字句都删掉。“明”的技巧是要善于借鉴,答题的时候就是从作答要求,从给定资料中去提炼最基本、最核心的字词、语句。当然,作答的“明”还包括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方面。

  最后,希望每一位报考者能从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出发,做出理性明智的选择,踏踏实实地备考。进入考场的时候把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立场,审准每一道题的任务与要求,呈交一份主题鲜明、层次分明、语言简明的漂亮答卷,考取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愿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