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处: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表现了一种勇往直前、一往无前的勇气。
用法提示:“从军行”也是古代一个比较流行的诗题,光是王昌龄一个人就写了七首,其他人还有南北朝的江淹,唐代的杨炯、李白等。诗中的“楼兰”不是实指,而是泛指进犯国家之敌,因为楼兰国早在北朝时期就已经灭亡了。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表示不战胜困难誓不罢休,也可以用在关于爱国的文章中;既可以作为排比句中的一句,也可以单独放在段首。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只要我们黝力同心,年终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