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处: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魏徵传》。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释义: 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优缺点与得失处。另有,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魏徵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鉴”,即镜子。这两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前者常见,后者不常见。
用法提示: “以人为镜”,(帝王)任用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帝王)就可以了解他所有的政策的得与失,进而去修正过失。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魏徵死了,也就坏了一面镜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贤明的领导者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的,他才能够赢得下面的人对他的信任。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群众路线”上。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