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长在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学校长在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12年9月21日)
×××
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的目的,是学习、贯彻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聚精会神抓质量,竭尽全力抓校风,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集中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这对指导我们的工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地发展。我们工作的焦点要转移到培育师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上来,转移到关注学校队伍建设、人文关怀上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教师和学校。
突出德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培养情操、塑造品德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二)强化质量意识,用严谨优质的工作迎接成功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要有思路、有行动。在新形势下,我们教师队伍还有不适应的地方:
第一,教育观念不适应。
第二,知识结构不适应。
第三,教育教学能力不适应。
此外,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还有老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备课和授课质量、作业和试卷质量等。“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只要我们爱岗敬业、治学严谨,不断地学习创新,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这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三)把握底线要求,师德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教师为全校的发展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队伍在思想道德素质、组织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区教育局提出的7条师德底线要求,是根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针对某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需要,抓住师德建设工作当中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例如,不准体罚学生、不准在教学计划之外增加作业负担等。其用意是让教师有所遵循,逐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的师德水平。这是人民大众对教师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形势对教师的要求。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所理解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含义就是:人民教师的职业是光荣伟大、崇高神圣的职业,全社会都尊重教师的劳动创造;教师自身要有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珍惜人民教师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
老师们,我校是国家级示范校的创建单位,全体师生都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示范作用。这需要我们全校师生精诚团结,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前景是光明的,让我们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共同创造我校新的辉煌!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