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

【例文】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评价一个人“做事很踏 实”,所谓踏实,就是沉稳不浮躁。古人讲:“心浮则气必 躁,气躁则神难凝。”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不踏实干事,不 仅干不成事,有时甚至还会误事。党员干部为党为民履职尽 责,应当有踏实干事的作风,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 意。(解放军报《踏实干事能成事》)
【典故】出自《大学》,心浮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不成 大事,贻害无穷。
【释义】意思是,心浮躁那么气一定会浮躁,气浮躁那么精 神就难以凝聚。
【赏析】古人讲,“非宁静无以致远”,“每临大事有静 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有一以贯之的定 力,如果朝三暮四、心浮气躁,往往难以成事。特别是党员干 部一旦染上此顽疾,就会在心态上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总想 一鸣惊人;在学习上静不下心、安不下神,只想立竿见影;在 工作上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甚至热衷于投机钻营。齐白石 说自己的成功之道是“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 成。”杨利伟说自己太空操作之所以能万无一失,是因为“平 日里心平气和地把每个动作练成了习惯性动作。”没有静 气,难有成功。只有不浮不躁、踏踏实实,才能活得充实,走 得更远。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专门来到喧闹的街上 读书,以锤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 扰。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 天静心读书,以培养自己“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定力,为以后沉着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打下了坚 实基础。工作成绩与事业成功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奋斗的过 程。高楼大厦是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参天大树是一尺一寸长起 来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摒弃浮躁之气、力戒浮躁之风,时 时、事事、处处“严”字当头、“实”处着力,不断创造经得 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年轻干部类讲话,侧重强 调真抓实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 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