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应用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应用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前期全市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成果与经验,分析当前无人机在消防救援实战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署下一阶段提升无人机在灭火救援、应急通信保障等方面实战化应用水平的具体工作,进一步推动无人机技术与消防救援工作深度融合,全面增强我市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县消防救援大队的负责人、应急通信岗位的骨干人员以及相关技术支持单位的代表等。刚才,市消防救援支队、* 区消防救援大队、* 县消防救援大队分别作了汇报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本单位在无人机培训、实战应用等方面的做法、成效和下一步计划,讲的都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前期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前期,我市组织开展的为期 40 多天的全市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工作,在各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全体参训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全员顺利通过飞行资质考试,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此处隐藏2504个字。VIP会员可见
人才是无人机应用的核心要素,要持续加强无人机操作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无人机飞手队伍。一是扩大培训覆盖面,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基层消防救援站的一线指战员,确保每个消防救援站都有 2-3 名持证无人机操作员,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完成 500 名以上指战员的培训任务。二是提升培训质量,优化培训课程体系,增加实战化训练科目,如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长距离航线规划、多机协同作业等,邀请更多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和教官进行授课,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和考核,确保参训人员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在无人机应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将无人机操作技能纳入指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大家学习和应用无人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无人机人才培养基地,为消防救援队伍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二)推动设备升级改造,提升无人机性能水平
要根据消防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断推动无人机设备的升级改造,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作业能力。一是加大设备投入力度,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入 2000 万元用于无人机设备的采购和升级,重点采购一批具有长续航、大载重、抗干扰能力强的高端无人机,如续航时间超过 2 小时、载重能力达到 50 公斤以上的多旋翼无人机,以及能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飞行的固定翼无人机。二是加强设备的国产化和自主化,支持本地无人机企业参与消防专用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提高设备的性价比和售后服务水平,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三是推动无人机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目标识别,实现无人机对火灾隐患的自动检测和报警;将 5G 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实时通信,提高音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清晰度。目前,在 * 区消防救援大队已开展了无人机与 5G 技术融合应用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三)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要不断拓展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场景,使其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一是在灭火救援方面,进一步加强无人机在火灾侦察、灭火弹投放、人员搜救等方面的应用。例如,在森林火灾扑救中,利用无人机进行火情监测和火势蔓延预测,为灭火力量的部署提供依据;在高层建筑火灾中,利用无人机向被困人员投放救生设备和灭火器材。计划在今年内组织 10 次以上不同类型火灾的无人机实战演练,提高无人机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熟练度。二是在应急通信方面,重点围绕灾情直报的应急响应、音视频采集、信息报告和现场值守等科目训练,提高无人机在应急通信保障中的能力。在偏远地区或通信中断的灾害现场,利用无人机搭载通信中继设备,搭建临时通信链路,确保指挥中心与现场救援人员的通信畅通。据测试,在 * 镇的山区区域,通过无人机搭建的临时通信链路,能够实现 5 公里范围内的稳定通信。三是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方面,利用无人机对高层建筑、大型化工企业、文物古建筑等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例如,利用无人机搭载的热成像仪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测,发现线路过热等隐患;利用无人机对建筑外墙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避免人工检查的高空作业风险。目前,* 县消防救援大队已利用无人机开展了对辖区内 20 栋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30 余处。
(四)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要加强无人机与其他通信装备、救援力量的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建立无人机与消防指挥系统的对接机制,实现无人机采集的信息与指挥系统的实时共享,提高指挥决策的效率。目前,市消防救援支队已完成了无人机与指挥系统对接的技术改造,实现了无人机图像、视频等信息的实时上传和显示。二是加强无人机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协同配合,如与公安、医疗、气象等部门的无人机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在重大灾害事故处置中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作战。例如,在洪涝灾害救援中,消防救援无人机与公安无人机协同进行人员搜救和灾情监测,与医疗无人机协同进行伤员转运和药品投放。三是加强无人机操作人员与地面救援人员的协同训练,提高两者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在每次实战演练中,都要安排无人机操作人员与地面救援人员进行协同作业训练,明确各自的职责和配合流程,确保在实战中能够高效协同。
四、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要确保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应用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强化各项保障措施,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由市消防救援支队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无人机应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应用的各项工作。各区县消防救援大队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将无人机应用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作需求
市、区(县)两级财政要加大对无人机应用工作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无人机设备的采购、升级、维护,以及人才培训、实战演练等方面。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和社会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浪费和挪用资金的现象。
(三)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
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完善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应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无人机操作规范、设备管理办法、实战应用流程、安全管理制度等,使无人机应用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加强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每一名无人机操作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都熟悉制度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成效,提高社会各界对无人机应用工作的认识和支持。组织开展无人机应用成果展示活动,邀请群众参观体验,增强群众对消防救援工作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加强对消防救援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无人机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消防救援队伍积极作为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推进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不断提升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实战化应用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