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贯彻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意见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这不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标志着政务服务改革从“破冰探索”迈向“制度定型”、从“单点突破”深化为“系统重塑”的关键跃升。这份《意见》是新时代政务服务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为基层改革实践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迅速开展学习,深刻领悟其精髓要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意见》要求转化为提升区域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变革内核,实现从“政府本位”到“用户思维”的根本跃迁
《意见》的灵魂在于服务理念的颠覆性革新——从传统的“政府供给”逻辑转向“用户需求”导向。这对基层而言,绝非简单的流程优化,而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一是破除“部门藩篱”的思想桎梏。必须坚决摒弃“各扫门前雪”的狭隘思维和部门利益保护主义。要深刻认识到,“一件事”的本质是用户眼中完整的生活或经营场景。各部门要主动拆掉“心中之墙”,将“部门分割”的思维定式转变为“场景融合”的行动自觉。二是构建“全周期”服务图谱。围绕“企业经营全周期”(准入→用工→纳税→退出)和“个人生活全周期”(出生→教育→养老→身后),我区必须主动作为,组织精干力量,在上级总体清单框架下,率先梳理、细化、编制具有区域特色的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基础清单。清单编制要立足于用户真实体验,打破部门职责切割,实现服务事项的有机整合和无缝衔接。三是勇担流程再造主体责任。面对互为前置、循环证明等隐性壁垒,各部门不能“等靠要”,要主动承担起政务职责、流程、资源的重组与整合责任。要敢于向“不合理”开刀,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的“首接负责制”或“主办牵头制”,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基层一线真正落地生根。
此处隐藏1835个字。VIP会员可见
《意见》强调省级统筹,但高效落地的关键执行层级在区县。一是扛起属地统筹主责。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我区落地的主体责任。成立由区县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挂帅的跨部门协同推进专班,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重大协同难题。二是明晰协同运转规则。围绕每一项重点“一件事”,牵头部门要制定清晰的操作规程和协同手册,明确参与部门的职责边界、协同节点、流转时限、信息交互方式、争议解决机制等,形成“目标清晰、权责分明、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运行规则。三是赋能基层一线。要加强对镇街、村居的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持,确保改革要求在神经末梢有效传导。探索建立基层“一件事”服务专员制度,提供专业支撑。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政务服务改革进入深耕细作、追求长效的新阶段。区县作为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勇担使命,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用户需求重塑服务流程,以数据智能驱动效能革命,以务实作风护航改革行稳致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从制度蓝图转化为惠及我区万千企业与群众的生动现实,以政务服务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