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力推进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14.8%。预计到2035年左右,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且大部分在农村。可以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即将迈入深度老龄化阶段。x农村地区老龄化的速度、程度均高于城市,已初显养老的现实困境。准确把握x农村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一、*农村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
x农村老龄化问题与农村空心化、空巢化等问题叠加,总体呈现养老观念滞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服务质量不优、空巢和独居老人占比持续升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较低、医疗条件较差等养老难题。以下方面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此处隐藏3062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以机制创新解困,构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养老格局。化解农村养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实现各种养老要素的整合、结合、融合。一是构建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相结合的机制。一方面要用好“两只手”,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市场在农村养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入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助餐助浴助洁服务并建立服务合理回报机制;进一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委托经营机制;支持企业连锁运营农村地区养老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建立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机构。另一方面要用活“两只手”,利用农村福利院富余资源,推行“一院两区”改造,即在一所福利院内建设特困供养服务区和社会养老服务区,在公办养老机构内部实现公益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结合。二是构建区域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机制。建立农村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协作机制,推动城市圈(群)开展农村养老人才培养、项目投资、异地养老合作;在乡镇层面建设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省乡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达到60%。三是构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党的二十大强调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促进种类监督贯通协调。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农村养老监督管理工作格局,形成党内监督、政府监督、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合力,坚决杜绝欺老虐老弃老现象的发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