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审计局长在县审计局党组(扩大)学习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一例会的机会,专题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部2013年颁布的党内法规,历经12年实践淬炼,愈发显现出“制度生命力”——它像一把“精准标尺”,量出的是党政机关的作风成色;像一根“无形纽带”,连起的是公共资源的节约链条;更像一座“精神灯塔”,指引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作为审计战线的“带头人”,我结合近段时间逐章研读《条例》、带队到3个乡镇开展“厉行节约回头看”专项审计、与20余名财务骨干座谈交流的思考,特别是联系2025年我县“产业转型攻坚年”“基层治理提质年”的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从“时间维度”看“不变初心”,深刻领悟《条例》的传承逻辑与时代使命
初读《条例》,可能有人觉得“管的是老话题”;但深学细悟会发现,它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回答的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党政机关如何以节约之力护航事业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在审计中发现,个别干部对《条例》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过时论”,认为现在财政宽裕了、条件改善了,节约“没必要”;另一种是“应付论”,觉得只要不碰“高压线”、不越“警戒线”就行,没必要“斤斤计较”。但翻开《条例》原文,“党政机关要坚持从严从简,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等表述,字里行间都是“常抓不懈”的鲜明导向。结合我县近年发展实践,我更深刻体会到:《条例》的生命力,在于它始终与党的初心使命同频共振。
此处隐藏6179个字。VIP会员可见
同志们,厉行节约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雨”;反对浪费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终身课题”。作为审计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节约一张纸,就是保护一片绿;省下一分钱,就是为民聚一份财;管好一件物,就是守住一份责。让我们以《条例》为镜,以问题为靶,以实干为要,把节约要求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走深走实。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节约成为干部队伍的自觉追求,让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