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市发改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赛马争先”抓落实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三大行动”,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我市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县域样板贡献了发改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统筹抓好重要经济指标。协调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三季度,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主要晾晒指标合计16项,我市呈现“1绿3蓝8黄3橙1红”,综合发展情况处全省中等水平。综合调度促GDP企稳向好,做好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及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预判,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排名x大市第2位。
此处隐藏3710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是抓好重大战略融入工作。加强余慈统筹,积极对接协调,推动翠屏山中央公园规划建设,继续支持陆埠镇建设四明山北麓门户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一步对接上海规划布局,推动产业升级、项目招引等。
(二)围绕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夯实有效投资基础
一是研判谋划做好项目储备。继续强化投资攻坚专班运行,做好投资预测分析等工作,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任务。充分发挥“前期项目推进+综合协调”“双回路”闭合机制作用,实施项目计划管理、健全服务保障机制等内容,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有序滚动实施,提升项目储备质量。
二是协调服务做好项目管理。继续深入推进投资攻坚行动,充分发挥“145+x”项目推进机制,做好重大项目落户、开工、入统、投产等环节的协调服务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聚合月度“红绿灯”预警监测等督促机制,绘制项目推进计划表,开展协调对接,加快项目建设。
三是积极主动争取要素支持。积极对接协调,争取将我市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工程、纳入国家及省级规划,享受政策支持。做好项目的包装及资料完善,进一步加大中央建设资金、政策性开发基金、专项债等资金的申报和争取力度,为重大项目提供要素保障。
(三)围绕提升新质新业,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产业向新培育。继续做好国家、省、市各专项项目的申报,持续推进我市“两新”工作和新质生产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落实《余姚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各领域牵头部门制定落实相关细则。
二是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抓好载体建设,确保3个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尽早完工,积极推进中国塑料城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建设工作。强化政策支持,继续加大企业招引力度,积极挖掘服务业潜力企业,及时跟进新招引企业上规入库。继续发挥“券经济”的杠杆作用,扎实推进消费券发放工作,刺激消费活力、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
三是加强绿色用能保障。拓展省低碳试点县建设成果,推进低碳生态农场、绿色工厂创建,深化绿色低碳集成改革,拓展能源双碳大数据平台应用。积极推动能源设备更新、节能降碳等领域项目申报两新、两重等中央预算资金,实现能源领域投资10亿元以上,争取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0万,腾出用能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能耗要素保障,向上争取国家单列。
(四)围绕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经济生态环境
一是进一步发挥信用信贷支持作用。持续拓展全国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区成果,常态化做好x市区域信用监测各项指标提升工作,迭代升级原有的信用应用场景,宣传诚信典型。提升信贷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继续排摸我市具有融资需求的各类企业,做好各类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初审工作。
二是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我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协调、问题解决、督促落实机制,开展常态监测调度,定期分析研判,助企纾困。深入实施“省民营经济32条”和“x市民营经济33条”,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形成我市特有的民营经济政策体系。
三是进一步深化审批服务改革。进一步推进项目前期综合咨询服务改革、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及中介服务集成改革“十破十提”专项行动,以政务直通车等方式加强审批服务,牵头协调好“项目服务”专班,加强部门协作,加强中介指导,实现审批审核效率再提升。
(五)围绕保障民生,持续发挥重点特色带动
一是改革攻坚惠民利民。健全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和保障的体制机制,全力促进就业向稳,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争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与2024年相比保持稳定。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在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围绕“七优享”2025年度工作计划项目清单,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争取省级项目库实现突破。继续协同做好余姚市级民生实事工作,协同市政府督查室,积极开展督导指导,做好系统上报。
二是压实责任守粮保价。压实各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做好粮食收购和储备工作,推进优质晚稻“五优联动”工程。持续推进粮食收购服务联盟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收购效率。继续推进第四中心粮库建设前期工作,争取明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适时开展居民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制定工作,做好农本调查、价格监审,继续做好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和巡视工作,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三是多元合力支持帮扶。完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切实完成重点任务、重点指标。用好年度援建资金,谋实协作帮扶项目,全力保障项目如期高质量完工。加强产业合作,加速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持续完善“产业飞地”共建机制,进一步规范“消薄飞地”建设。不断强化对口工作理念创新,持续推广“总部+基地+车间”、“雁阵工程”等帮扶模式,全力升级打造“飞地经济”、“两地仓”等创新引领项目,放大做强余姚帮扶品牌。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