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典型材料

**市**县历届党政班子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2003年提出旅游兴县到2011年提出旅游强县再到如今培育“中国**·康养福地”旅游康养品牌,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成为全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建成4A、3A级旅游景区各*个,国家旅游休闲街区、国家森林公园各*个,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23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亿元,分别增长13.4%、5.5%。
此处隐藏1365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高标推介,引流纷至沓来。以“秦巴山水·**十美”整体形象品牌为核心,打造鎏金铜蚕文化、鬼谷子文化、汉水文化三张吸睛引流名片。产品为王引人。推出“亲水欢乐游、乐山自在游、研学乡村游、夜色魅力游、康养休闲游”5条旅游精品线路,引进隐居乡里、汉江宿集等头部民宿品牌,常态化开展“跟着24节气去旅行”系列活动,常年开展“县太爷巡游”“丝路之源·十美**”等演艺活动,**全域旅游品牌声名远播。服务为本暖心。建立县、镇、景区三级智慧旅游服务网,明确县长、镇长、村长或局长为“游长”,负责区域旅游常态化管理,将县、镇党委书记民情“三本账”延伸到景区,及时回应游客关切、维护游客权益;组建假日旅游指挥部,每逢节假日全县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以辛苦指数换取游客幸福指数,形成“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融圈入群涨粉。按照“主攻关中、拓展周边、辐射西北、走向全国”的思路,加强旅游线路策划包装、重要节会赛事营销、影视综艺节目合作,与西安及湖北、重庆等周边省市建立引客入石、客源互送机制,与40家中央和省市媒体建立推广联盟,举办城际互动营销活动,持续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