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男,中共党员,生于1990年10月,2007年12月入伍,2012年12月退伍,入伍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部队到农村,从退役军人到村党支部书记,他的身份在变,但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始终未变。自任职以来,他抓党建、带队伍、强治理、促发展,积极探索“四个三”工作路径,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圆满完成了上级各项工作任务。2024年7月,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一、落实三个规范,夯实基层基础。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扛牢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抓基层组织建设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是理论学习制度化。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党员活动日”“党课讲堂”等载体,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研讨,通过学思想、强党性、提能力、优作风,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2024年来,他组织村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专题研讨4次、专题党课3次。二是组织生活规范化。严格按照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活动日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引导全村党员在党的组织生活大熔炉中接受锻炼、增强党性。三是警示教育常态化。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依托“线上+线下”“课堂+基地”的方式,组织全村党员召开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会5次,专题党课2次,线上观看警示教育片1次。
此处隐藏1132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创新三种思路,助推产业发展。致富路要怎么走?一直是*头疼的问题。任职以来,他实地摸排了*村的基本情况,通过创新三种思路,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一是夯实基础建设,拓宽“致富路子”。他积极改善*村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通过对接上级部门,先后新建240m³人畜饮水池1个,修建产业路8000余米,生产便道600余米,沟渠2000余米,有效解决了四个村民小组300余人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为产业发展、生活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盘活闲置资源,实现“变废为宝”。通过返租倒包的方式,引进*金盅茶厂、*恒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盘活莲藕基地40亩、盘活茶园300亩,实现每年村集体收益24000元以上;利用现有资源,为映美湖景区提供用水保障,实现每年村集体收益40000元。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达1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累积70余万元。三是巧用项目资金,激活“一池春水”。他坚持以“茶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采取“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协调流转土地并向上争取到80万元项目资金入股,出资购买价值20万元茶叶加工设备对茶厂出租,按照年均4万元进行保底分红,带动*村45户村民人均增收500元,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100余人,实现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有薪金,入股有股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