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党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2024-06-30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党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同志们:

  所谓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就是要对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举措、思路、制度进行体系建构与系统谋划,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党内治理整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首次出场,表征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迈上了新台阶。在第二十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初步构建起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一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构建的支撑要素、建设重点以及实现机制等问题,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开始向着系统化、体系化方向推进。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治党原则:对坚持党的领导作出新的明确定位,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权威领导体系

此处隐藏6454个字。VIP会员可见

  (二)构建反腐败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反腐败斗争效能优势的长效发挥离不开制度体系的保驾护航。在现代政党政治逻辑下,执政党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主导核心和内生力量,“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适应性。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在于有一个能够同化现代化过程所产生出来的新兴社会势力的政党制度”。世界各国政党发展史表明,一个能够实现长期执政的政党往往具有完备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反之,那些短期执政的政党囿于自身缺乏打击党内腐败势力的决心和毅力,治党时效性不足,存在制度漏洞、监管空白,不能及时回应国家与社会的政治诉求,最终导致丧失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着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艰巨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猛药去疴的勇气与毅力,持之以恒通过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长效管用的反腐败制度体系。比如,着力构建“三不腐”体制机制,通过惩戒、防范、保障,打造“三位一体”的反腐败治理闭环体系,促进三者之间的交相呼应和有机衔接,做到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加强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修订与完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形成了一套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为梁柱、以其他法规为配套的反腐败法规制度体系;推进反腐败斗争精准化、长效化,既打位高权重的“大老虎”,也拍群众眼前的“小蝇贪”,对党内任何权力滥用、跨越职权的行为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解决,不养痈遗患。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腐败问题,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进一步蔓延的势头,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将发现腐败的预警机制和惩治贪污的震慑机制汇聚成反腐败斗争的整体合力。

  (三)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只有构建起全方位、无禁区、零容忍的长效监督机制,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永远在路上”,党内腐败问题反弹回潮、故态复萌乱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必须采用更加灵活的监督手段,将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促进监督机制高效运作、协同发力,增强监督合力;结合时代特点改进监督方式,借助互联网为构建长效监督机制赋能,搭建监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为纪检监察部门进行执纪问责、执纪调查提供便利;坚持和完善相应监督制度,积极构筑长效监督制度体系,通过良好的监督机制供给,为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举措、理念、思路的实施加以制度约束,以增强其执行力,提高其规范性。

  五、治党场域:坚持“敞开大门”管党治党,构建全面从严治党党群互动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敞开大门”管党治党,不断完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项制度,疏通群众参与互动的交流渠道,使得全面从严治党在与群众的有效互动中做到不虚不空不偏不倚。比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真开门、开大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诚恳请群众评判”;在“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倡导党与人民“上下互动,强化组织管理和群众监督”,依靠人民群众抓党风廉政建设。以上充分说明,“党内从严治理不能同党与社会的互动割裂开来”,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不断与人民互动协作的开放过程。因此,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党群互动体系既要强化党内监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更要敞开大门,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将管党治党的行动方针与外部场域的回应性诉求结合起来,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党群互动体系的开放度和互动性。

  (一)构建人民群众参与机制。一方面,在群众监督上,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全面从严治党监督的有效途径,通过群众监督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及时查缺补漏,“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切实解决监督主体“灯下黑”问题;另一方面,在民意表达上,通过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公示重大决策等方式,将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民意含量与治理决策密切联系,“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

  (二)构建人民群众评价机制。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成效高低与否,不是由政党本身或是党内成员说了算的,而是由人民评判和“打分”。因此,要坚持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将人民是否满意、是否拥护、是否支持作为管党治党工作的最终评价标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以群众评价促整改、以群众评判促反思,使全面从严治党党群互动体系真正倾听民声、合乎民意、契合民愿。

  (三)构建党群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型党组织,转变服务方式、明确服务重点,建立起全覆盖的高效运行服务网络平台,真正做到在服务中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团结群众。完善基层调研制度机制,加强对基层调研问题的督察督办、跟踪定效和定期回访。同时,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联合多部门组建专门调研课题小组,既要发现问题的本质和症结,也要反映问题的全貌和特征,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制定更为详细的解决方案。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在破解难题上求实效,少在形式问题上下功夫,以钉钉子精神把民生领域的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主动发现人民关切、率先解决突出难题,努力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同志们,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出场表征着中国共产党对管党治党认识范式的深化,意味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方式、内容、路径更加强调系统集成、整合优化和协同配合。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与坚定,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联动优势、发挥全面从严治党举措协同效应、构建全面从严治党要素耦合机制,以此增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集成性和整合性,以政党治理的强大效能助推新时代系统化管党、体系化治党的伟大实践。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