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志们:
按照局党组工作安排,下面,我围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为大家讲一堂党课,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人民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属性,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民生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密切关注民生领域的动态,其实质就是高度聚焦发展的进程。民生工作绝非普通事务,它乃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内生动力。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急切之事、困难之境、忧愁之源以及期盼之需,这一举措所带来的影响意义深远。
此处隐藏4918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构建公平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要着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可以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与更高的劳动报酬。此外,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同样不可或缺。可以通过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为居民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投资理财产品。还要借助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节手段,进一步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公益慈善等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提升社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合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