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党课讲稿:“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和全局意义

2025-02-07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党课讲稿:“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和全局意义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系列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于马克思主义而言,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从而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此,有必要从人类文明的高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角度、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广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度来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性和全局性意义。

此处隐藏3661个字。VIP会员可见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结合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对于“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性和全局性意义,我们有必要从人类文明史发展的高度,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的角度,从中国式现代化全方位事业的广度,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度来予以深刻领会,大力彰显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