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反对形式主义 锤炼党性修养 淬炼务实作风

同志们,形式主义如同附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不仅背离党的初心使命,更会侵蚀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近期中央通报的X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案例,像三面镜子,照出了个别地方和部门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下面,结合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从“认清危害、狠抓整改、常态长效”三个维度,与同志们共同探讨如何以务实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以案为鉴知敬畏,深刻认清形式主义的现实危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绝非小事,它直接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其危害之深、影响之广,远超表面现象。中央通报的X起典型案例,每一起都撕开了形式主义的伪装,暴露出其对党的事业、群众利益和政治生态的致命侵蚀。一是形式主义是透支公信力的“隐形杀手”,让党和政府的承诺沦为空谈。XX项目的烂尾,绝非简单的“决策失误”,而是形式主义政绩观主导下的“政治失信”。当地在缺乏人才、产业基础的前提下,强行推动总投资X.X亿元的文旅项目,最终X.X亿元投入换来X栋闲置建筑——这不仅是财政资金的浪费,更是对群众期待的践踏。项目规划时的“美好蓝图”与如今的“半拉子工程”形成刺眼对比,群众看到的是“说了不算、算了不做”的官僚做派,感受到的是“被忽视、被欺骗”的寒心。这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行为”,会让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产生根本性怀疑。当“承诺”变成“空谈”,当“规划”沦为“画饼”,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像漏气的气球一样慢慢干瘪,而公信力一旦流失,再想重建需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二是形式主义是捆绑基层的“无形枷锁”,让治理效能在空转中持续损耗。X市公安局的“考核乱象”,折射出形式主义对基层治理的系统性破坏。中央早已明确要求精简考核,而当地却以“战况统计”为名变相考核,几十个考核细则、每月排名通报,迫使基层民警把精力从打击犯罪、服务群众转向“造台账、拍照
此处隐藏10533个字。VIP会员可见
”问题时,通过“神秘顾客”暗访、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大厅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办事满意度从XX%提升至XX%,用“群众口碑”检验了整改实效。构建“长效整改”机制,确保成果“不反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针对查摆出的共性问题,完善制度规范。例如,针对“层层加码”问题,可出台《关于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展督查检查”“不得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成效”;针对“责任甩锅”问题,可制定《关于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县乡职责边界”“不得将本级责任转嫁给基层”。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执行刚性,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零容忍”,对破坏制度、践踏规矩的干部“严惩处”。例如,某省对顶风违纪的X名厅局级干部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典型案例X起,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震慑效应。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对形式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把反对形式主义、锤炼务实作风作为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全面推进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