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做到“四个必须” 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谈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阐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历史意义,强调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激发出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永远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永不褪色的精神标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下面,我以“做到‘四个必须’ 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要深刻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伟大抗战精神蕴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热爱之情、认同归属之感和感恩回报之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对爱国情怀的高度概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别是爱国情怀升华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抗日战争承担着救国家于危难、救民族于危亡、救人民于水火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伟大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全体中华儿女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依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
此处隐藏3026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力量。精神力量的形成和精神作用的发挥都需要借助作为主体的人民的力量。回望筚路蓝缕的抗战征程,正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各阶层爱国力量,最终夺取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人民力量之凝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我们必须铭记,正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战岁月中奋勇拼搏、上下求索,才孕育和锻造出伟大抗战精神。今天,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赶考路上,我们党推进和拓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要解决这些问题依靠单打独斗、零敲碎打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发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四)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发扬伟大的斗争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其核心就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唯敢于斗争者进,唯善于斗争者胜。从民族独立到新时代复兴,斗争精神始终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保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斗争风骨。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斗争中锤炼本领。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跨越一切“娄山关”“腊子口”,如期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