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深刻总结阐释了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为主要内容的伟大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极大地弘扬了民族精神、发扬了革命精神、锻造了伟大抗战精神。
一、深刻认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空前焕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民族心、民族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熔铸史。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在民族觉醒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战火硝烟中淬炼升华,汇聚强大爱国救国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促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和凝结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此处隐藏4715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严明纪律规矩。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作为拥有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纪律建设。从《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等文件中,都能看出对于严明纪律的重视和行动。毛泽东指出:“党的纪律是带着强制性的;但同时,它又必须是建立在党员与干部的自觉性上面。”中国共产党在加强纪律建设中非常注重培养“自觉的纪律”和强化纪律刚性约束。抗战时期,我们党将纪律作为执行路线的保证,明确了“四个服从”的原则和纪律,强调“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施政纲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秉持对于党员和军队人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对黄克功、肖玉璧依法判处死刑。我们党用铁的纪律锻造铁一般的党员队伍,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极大增强了党组织的纯洁性与战斗力,树立起纪律严明的政党形象。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202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时强调:“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伟大抗战精神是党的历史生动教材,是党的建设宝贵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斗争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之路,以精神之光照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克服艰难险阻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