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支部书记2025年上半年述职报告

2025年上半年,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抓党建、强根基、促发展”为主线,认真履行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现将上半年履职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上半年,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支部以“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为目标,聚焦“五个坚持”,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全局中心工作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一)坚持“铸魂”为先,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作为支部书记,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支部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抓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支委会、党员大会“首学内容”,上半年累计组织集中学习16次,覆盖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领域工作重要论述、党纪法规等重点内容;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建立党员学习积分台账,支部党员人均积分达2800分,12名党员进入全局“学习标兵”榜单。二是抓党性锤炼,严肃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上半年高质量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1次、民主评议党员1次,班子成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摆问题23条并全部制定整改清单;组织“重温入党誓词”“政治生日”等主题党日活动4次,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2次,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强化党员政治身份认同。三是抓意识形态,守牢思想阵地。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每季度分析研判支部意识形态形势,上半年召开专题会议2次;针对网络舆情、职工思想动态等风险点,开展“清朗网络·文明发声”主题活动3次,组织党员签订《意识形态承诺书》,确保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二)坚持“强基”为要,规范组织建设,建强战斗堡垒。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组织体系更严密、队伍管理更严格、作用发挥更突出。一是严抓支部建设,提升组织力。对照《*省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完善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12项制度,建立“月度自查、季度考评”机制,上半年支部标准化考核得分98分,获评全局“五星党支部”;规范党员活动室建设,更新“党建文化墙”“党员责任区”,打造“有标识、有制度、有氛围”的党建阵地。二是严抓党员管理,提升战斗力。严把党员“入口关”,上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全部通过政治审查;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将理论学习、业务实绩、志愿服务等纳入积分考核,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上半年评选“党员先锋岗”5名;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推动党员在窗口服务、急难任务中佩戴党徽、亮明职责,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三是严抓队伍建设,提升凝聚力。落实“书记抓班子、班子带队伍”责任,上半年与支委成员、党员谈心谈话32人次,及时掌握思想动态;针对青年党员占比高的特点,开设“青年党员成长课堂”,通过“老党员讲经验、青年党员谈创新”的“传帮带”模式,培养业务骨干8名;组织“趣味运动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4次,增强支部凝聚力。
(三)坚持“融合”为径,服务中心工作,彰显党建实效。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一是聚焦重点任务,攻坚破难。围绕全局“高质量发展突破年”目标,成立“党员突击队”,牵头攻坚“优化营商环境”“数字政府建设”等6项重点任务;针对“惠企政策落实慢”问题,党员带头开展“政策上门”服务,上半年走访企业120家,解决诉求45个,推动政策兑现率提升至95%;在“*项目”推进中,党员主动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完成数据核查、方案制定等工作,确保项目提前2个月落地。二是聚焦民生需求,服务群众。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支部“双报到”机制,与*社区共建“红色服务站”,上半年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协调”“困难群众帮扶”等志愿服务12次,解决“社区充电桩不足”“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难”等问题8个;设立“党员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上半年窗口服务满意度达99.2%,收到群众表扬信6封。三是聚焦作风建设,正风肃纪。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上半年召开廉政专题会议3次,组织观看《持续发力纵深推进》等警示教育片4部,开展“纪律规矩大家谈”活动2次;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环节”,排查廉政风险点11个,制定防控措施15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上半年支委会研究“资金使用”“人事调整”等事项23项,确保决策规范透明。
(四)坚持“责任”为本,强化示范引领,压实党建责任。作为支部书记,我始终牢记“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带头履行职责,推动责任层层落实。一是带头履职尽责。年初制定《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明确“理论学习、组织建设、队伍管理”等10项具体任务,上半年召开支委会12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6次,带头讲授党课3次、撰写调研报告2篇;建立“书记领办项目”机制,牵头解决“党建与业务融合不够”等难点问题,推动制定《党建与业务融合考核办法》,将党建指标占比提升至30%。二是推动责任传导。与支委成员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明确“组织委员抓党员管理、宣传委员抓思想教育、纪检委员抓廉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每季度听取支委履职汇报,对工作滞后的及时约谈提醒,上半年开展履职督导4次,推动支委作用有效发挥。三是接受监督评议。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党建工作进展,上半年公开党建重点任务完成情况2次;通过“意见箱”“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党员群众建议15条,针对“学习形式单一”“活动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优化“微党课”“案例教学”等形式,党员参与度提升至98%。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照上级党委要求和党员群众期待,我在履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和转化成效需提升。部分党员学习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现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把握不够,特别是在运用“六个必须坚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方法不够灵活、成效不够明显;个别党员学习笔记存在“抄原文、缺思考”问题,学用结合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
(二)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精准度需加强。虽然建立了融合机制,但部分任务仍存在“两张皮”问题。例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学习中,对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不够深入,党员在技术攻关、创新突破中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支部“党员突击队”在复杂任务中的统筹协调能力有待提升,个别项目推进效率未达预期。
(三)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需强化。面对青年党员思想活跃、需求多元的特点,现有教育方式吸引力不足,“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应用较少;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指标设置还需优化,对“八小时外”表现的考核不够具体,激励约束作用未充分释放。
(四)自身能力建设需持续加强。作为支部书记,我在抓党建促发展的统筹能力上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应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挑战时,创新思路不够多;对基层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在解决“党员成长困惑”“家庭困难帮扶”等问题上,主动服务的意识和举措还需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推动支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深化理论武装,在“学深悟透”上再发力。制定学习方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本领域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每周一专题、每月一测试”学习活动,推动理论学习从“入脑”向“入心”转化;
创新“理论+实践”学习模式,组织党员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创新”等主题开展“案例式”“研讨式”学习,每季度形成1篇“学习成果转化清单”,明确具体举措和责任分工。
(二)聚焦融合发展,在“互促共进”上再突破。深化“党建+业务”品牌建设,围绕全局“年度十大攻坚任务”,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政策落实督导队”等专项团队,推行“项目进度上墙、党员责任上肩”机制,确保重点任务推进到哪里,党建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建立“业务骨干入党优先、党员评先业务优先”的“双优先”机制,将业务实绩作为党员积分、评优的核心指标,推动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作表率,力争下半年打造2~3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融合示范项目。
(三)创新教育管理,在“激发活力”上再提升。针对青年党员需求,打造“数字化党建”平台,开发“微党课”视频库、“互动问答”小程序,利用“短视频+直播”形式开展学习,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探索“党员“政治生日”定制化”服务,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设计“重温入党志愿书”“分享成长故事”等环节,增强仪式感和归属感;优化党员积分制管理,增加“志愿服务时长”“创新成果数量”“群众满意度”等个性化指标,将积分结果与岗位调整、培训机会挂钩;建立“党员成长档案”,动态记录学习、工作、作风表现,为党员发展提供精准参考。
(四)强化责任担当,在“履职尽责”上再压实。严格落实《支部书记抓党建责任清单》,每季度向党员大会报告履职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加强对支委成员的培训指导,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提升支委抓党建的能力水平,推动形成“书记牵头、支委协同、党员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支部书记下基层”活动,每月至少2次与党员群众谈心交流,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和需求,针对性解决“学习资源不足”“工作压力大”等实际问题;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对薄弱环节开展“一对一”帮扶,推动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