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写材料用典】行谨则能 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2024-03-06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写材料用典】行谨则能 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例文】从《礼记》中的“谨于言而慎于行”,到宋代胡宏 提到的“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从刘向的“力 胜贫,谨胜祸”,到《围炉夜话》中的“守身必谨严,凡足以 戕吾身者宜戒之。”“图大者,当谨于微。”自古以来,“谨 严”被认为是处世修身之道。焦裕禄给孩子立下不准“看白 戏”的规矩;谷文昌与林业管理打交道半生,从不占公家一寸 木材的便宜……许多优秀党员干部在小事小节上加强自我修 养,从生活一点一滴中注意完善自我。(中国纪检监察报《持 躬不可不谨严》)

  【典故】出自宋代胡宏《胡子知言·文王》,以反求诸己为 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 其德。

  【释义】意思是,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志向更加坚定;说 话谨慎,就能使自己德行更崇高。意指为人处世应当言行谨 慎。

  【赏析】古人讲,“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 而及于祸。”唐人陆贽,是一位深知敬畏的为官者。他18岁时 就中了进士,那年他和一位刺史聊天,对方“一见奇之”,临 别“赠钱百万”。陆贽坚辞不领,只领“茶一串”。陆贽坚 信“利于小者必害于大,易于始者必悔于终”。不单是陆 贽,历史上还有很多为官者之所以青史留名,受人敬仰,都与 他们敬畏权力、敬畏道德、敬畏人民是分不开的。杨震认

  定“四知”,是一种敬畏;李汰坚持“黄金难换腐儒心”,是 一种敬畏;万纲认为“畏法度者最快乐”,是一种敬畏;况钟 执着“不带江南一寸棉”,也是一种敬畏。他们的敬畏,既保 全了自己,也立起了从政者的标杆。邓小平同志讲过这样一段 话:“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 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自从16岁离开 家乡四川广安,他就再也没回去过。有人询问原因,邓小平回 答得很简单:“我怕!”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 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新时代党员干部当深谙“怀德 自重”的修身之道,谨言慎行而又堂堂正正,严于律己而又敢 于担当,埋头苦干而又登高望远,奋发有为而不张扬炫耀,以 德修身、以德服众,不断涵养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高尚品 格。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党性教育类讲话,侧重强 调谨言慎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敬畏意识,低调务实、少 说多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