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斯亦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例文】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就“节用”主张抒发感 言、躬行节俭。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写道,“不念居安 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白居易《草茫茫》诗云,“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 前”。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告诫子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 难”。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在《朱子治家格言》中慨然写 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 艰”。(中国纪检监察报《尚俭戒奢》)
【典故】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 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 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释义】意思是,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 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 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 样啊。
【赏析】勤俭节约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治家之本、 治国之要。早在先秦时代,荀子等就强调节俭的重要性,提 出“节用”主张,认为国家、社会如果形成尚俭戒奢风气,就 会走上富强发达之路。《荀子·天论》告语:“强本而节 用,则天不能贫。”勤俭节约,就会走向繁荣昌盛、民富国 强;放纵欲望,就会走向穷途末路、自取灭亡。于国于家,莫 不如是。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
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统。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应该使一切政府 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土地革命时期 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到新中国成立后开展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从改革开放之初重申“任 何浪费都是犯罪”,到新时代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厉行节 约不仅造就了党的优良传统、民族的文明风尚,也成为国家建 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要自觉 做简约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养成勤俭节约、绿色 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节约意 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挥好示范 带头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