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国家大事,唯赏与罚

【例文】“国家大事,唯赏与罚”。国之英雄,当以国士待 之。当一个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时,能否奖当其人、奖当其绩,事关党心军心民心凝聚,也直 接影响社会风尚,是检验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 尺。(人民日报《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典故】出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封建》,国家大事,惟 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
【释义】意思是,国家的大事只在于奖赏和惩罚,如果奖赏 与其功劳相称,则无功的人自然后退;惩罚与其罪恶相称,则犯 罪的人都会恐惧。
【赏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就有“杀人偿命”“欠钱还 钱”等朴素的公平正义观,至今影响世人。纵观我国历史上的 鼎盛时期,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的西汉盛
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的大唐盛世,以及康雍乾 时期的大清盛世,赏罚分明是显著的治理特征。贞观八年,尉 迟恭自负其功殴人致残,唐太宗告诫他:“朕览汉史,见高祖 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 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 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 饬,无贻后悔也。”赏罚分明,恩威并重,堪称“刑期于无 刑”的最高境界。国无法则人无矩,法不公则国不稳。追求和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新时代党 员干部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使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和信仰,坚持人人平等,彰显公平正义,推 动社会发展进步。
【用法】主要适用于基层治理类、干部队伍建设类讲话,侧 重强调公平公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强化法治意识,把握好 赏与罚的原则,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