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法语之 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例文】古人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面 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干部要在“牢骚话”中找到老百姓 关注的焦点,了解工作的得失,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郁 结”,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同时,扑下身子调查研究,真 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不断增强抓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 性,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群众的“批评声”变成“掌 声”,最终让群众有更多“欢声笑语”。(中国纪检监察报 《善听群众“逆耳言”》)
【典故】出自《论语·子罕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 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
【释义】意思是,符合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只 有按它来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 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
【赏析】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 大焉。”《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子路,人告之以有过 则喜。”别人对子路提出的批评意见、指出的缺点错误,子路 持高兴和欢迎的态度。宋代陆九渊也曾讲,“闻过则喜,知过 不讳,改过不惮”。意在劝诫人们,听到别人说自己有过错时 应当高兴,知道自己的过失时应当不隐讳,改正自己的错误时 应当毫不害怕。“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听不到、看不到 自己的过失和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批 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毛泽东曾讲:“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 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陈毅一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他 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一诗中写道:“一喜有错误,痛改便 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 评。”这种豁达的胸怀,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新时 代党员干部要涵养“闻过则喜”的胸怀格局,善于听真话、察 实情,不断在改正错误、校正方向中干事创业。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 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有则改之,无则加 勉”的态度对待缺点不足。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