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写作提纲30例

全面加强全县养老服务设施管理运营
1.
规范信息管理,提升精细水平。
强化资金保障,夯实运营根基。
狠抓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效。
“四做”模式赋能高品质银龄生活
2.
做“实”基础设施建设,为养老服务“加码”。
做“优”服务关爱探视,为老人生活“加温”。
做“活”智慧养老模式,为养老发展“加速”。
做“细”机构监督管理,为平稳运行“加力”。
聚焦“一老一小”用心托起“朝夕”美好
3.
情暖夕阳,绘就老年群众幸福生活。
弱有所扶,情系弱势群体暖心服务。
引领朝阳,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个确保”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4.
主动发现,确保“救得准”。
全力排查,确保“救得细”。
应保尽保,确保“救得全”。
推进移风易俗绘就文明新画卷
5.
政策引领,夯实移风易俗基础。
活动推动,传播文明婚俗理念。
服务升级,打造优质婚俗环境。
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三心”服务赋能绘就婚姻登记幸福底色
6.
流程“瘦身”提效率,政务服务更“省心”。
服务“加码”显温度,民生关怀更“暖心”。
宣传“增效”树新风,社会治理更“贴心”。
解锁“银发”幸福密码 开启多彩晚年生活
7.
“一键通”服务开启数智新模式。
“一刻钟”布局构建便民服务圈。
“一张网”推进城乡助餐新布局。
“一条链”保障上门服务零距离。
“一体化”探索医养结合新途径。
“一网办”促进适老化改造便利度。
“N+养老”让“银发族”乐享晚年
8.
“互联网+养老”让服务更加智慧。
“设施+养老”构建一刻钟服务圈。
“餐饮+养老”有效解决用餐难题。
“家政+养老”实现服务进门入户。
“辅具+养老”让居家生活无障碍。
“医疗+养老”满足健康养老需求。
“消费+养老”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强化数字赋能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县域“养老”向“享老”转变
9.
抓好资源整合,打造“一体化”管理平台。
精准对接需求,推行“一张网”养老服务。
推进数据共享,构建“一盘棋”监管模式。
以数字赋能构建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高效服务新范式
10.
数据共享,实现办事成本最小化。
统一流程,实现申办时效快捷化。
凝聚合力,实现救助方式多元化。
三措并举推进移风易俗 绘就抵制高额彩礼的乡村文明新画卷
11.
集体活动引领 传播文明婚俗理念
服务升级赋能 打造优质婚俗环境
宣传示范带动 营造文明浓厚氛围
用好“三张牌”聚力兜牢民生服务保障线
12.
民生保障“底基牌”持续夯实。
养老服务“普惠牌”持续优化。
社会服务“特色牌”持续擦亮。
打造“五心民政”党建品牌争当为民先锋
13.
以“笃心民政”厚植党建引领。
以“暖心民政”增进民生福祉。
以“孝心民政”优化养老服务。
以“爱心民政”擦亮幸福底色。
以“舒心民政”推动移风易俗。
深化地名服务赋能乡村振兴
14.
夯实基础,把乡村地名“用起来”。
深化应用,让乡村地名“活起来”。
点亮家园,让乡村地名“亮起来”。
利农惠农,让乡村地名“实起来”。
多措并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15.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落实救助政策,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健全运营模式,丰富多元养老服务。
积极构建“N+救助”新模式助推兜底保障提质增效
16.
“资金+救助”加强兜底保障。
“服务+救助”提升救助质效。
“慈善+救助”延伸救助链条。
“党建+”托起“一老一小”稳稳幸福
17.
“党建+居家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
“党建+主动救助”,织牢民生“保障网”。
“党建+童心圆梦”,编织成长“新摇篮”。
“资金+物质+服务”让救助有“力度”更有“温度”
18.
高位推动,织密“兜底保障网”。
精准救助,撑牢“关爱保护伞”。
多维救助,提升“救助满意度”。
温暖救助,增强“群众获得感”。
织密三张网兜牢民生底线
19.
织密农村低保“兜底网”。
织密临时救助“应急网”。
织密扶残助残“保障网”。
养老变享老温暖“夕阳红”
20.
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筑起老年人“晚年乐居”。
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助力老年人“老有所养”。
丰富多元养老服务,托起老年人“稳稳幸福”。
“三个聚力”办实事惠民生
21.
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惠民政策。
聚力践行“两山”理念,优化人居环境。
聚力弘扬文明新风,建设平安乡村。
多举措推动“两项政策”衔接并轨
22.
镇村联动,精准构建工作体系。
上下结合,精准识别困难群体。
问题共商,精准化解分类施策。
扎实开展婚姻登记证补领工作
23.
广泛宣传,加大群众知晓度。
多方联动,集合力量提效能。
用心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举措全面抓牢思想政治工作
24.
深学笃行树牢理想信念“主心骨”。
聚焦幼有所育儿童关爱“有力度”。
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有温度”。
依法行政热情服务擦亮民政窗口服务底色
25.
加强廉政教育,锻造过硬队伍。
打造优质服务,提升服务质效。
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婚俗改革。
实行暖心服务,守护婚姻家庭。
聚焦“银龄”,暖心护航“夕阳红”
26.
知识广宣传,惠民暖心间。
温馨茶话会,笑语舒心意。
走访递温情,暖语润心田。
织密“四张网” 筑牢民生兜底保障线
27.
织密困难群众“保障网”。
织密孤困儿童“关爱网。
织密特殊群体“救助网”。
织密流浪群体“服务网”。
“三个聚焦”兜牢底线暖民心
28.
聚焦提质增效,织密“兜底保障网”。
聚焦协调联动,撑牢“关爱保护伞”。
聚焦优化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举措”筑牢困难群众兜底保障防线
29.
强化组织保障,提前谋划抓推进。
强化政策宣传,多措并举抓落实。
强化审核把关,精准施策抓成效。
“三护”行动助推关爱服务走深走实
30.
守护“夕阳红”,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
呵护“接班人”,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
照护“困难户”,用心用情关爱服务农村特困群众。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